源於姬姓,是姓氏的一種。
匕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i
- 外文名:羅馬音【aikuti】 假名【あいくち】
讀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讀音
匕[匕,讀音作bǐ(ㄅㄧ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小吏匕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匕長,亦稱比長、柶長,為西周時期最小的官吏。“匕”,亦稱“柶”、“勺”,最早是用以祭祀取食的禮器,後成為通用的取食工具,與“箸”即筷子基本同時誕生。取“匕”為官稱,示以不可或缺。匕長,在西周官制中隸屬地官所轄。西周時期的戶籍管理以五戶為一匕(比),屬於最早的戶籍管理體系,其首領即稱匕長,後改稱比長,管十戶。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匕長,各掌其比之治。”五匕即二十五戶為一閭,首領為“閭長”,後改比制,五十戶為一閭,正掌之職仍稱“閭長”,增一副掌之職為“閭胥”。西周王朝的這種戶籍管理體系,在秦朝時期由宰相李斯定製為保甲制度,一直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
在匕長的後裔子孫中,很早即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匕氏、比氏、妣氏、閭氏、胥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吳國專諸後裔,屬於以先祖兵器名稱為氏。專諸,堂邑人(今江蘇無錫鴻聲鄉鴻山西走馬港),屠戶出身。專諸長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對母親非常孝順,是當地有名的孝子、義士。有一次,專諸與一大漢廝打,眾人力勸不止,其母一喚,他便束手而回。吳國大將軍伍子胥恰巧路過此地,見之深為敬佩,便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厚待專諸,並敬其母。專諸感其思,以死相許,並獻計,投吳王僚愛“魚炙”之好,藏劍魚肚,伺機行事。為此,專諸特往太溯邊學燒魚之術,練得一手炙魚的好手藝,然後見公子光,乃藏專諸於家中。
吳王僚十三年春(公元前514年),楚平王死,吳王僚派他的兄弟掩余、燭庸二人,起兵伐楚,派他的兒子慶忌往收鄭、衛之兵,又使延陵季子去晉觀察中原局勢,企圖稱霸。公子光見時機已到,就密召伍子胥與專諸商議行事。農曆4月丙子日,公子光預伏甲士於地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約死士百人,在外接應。準備停當後,入見吳王僚,說:“有庖人從太湖來,善炙魚,味甚鮮美,請王嘗魚炙。”吳王僚欣然允諾,但恐公子光有陰謀,為防不測,赴宴時戒備森嚴,從王室到公子光家廳堂內外布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身旁親信更是不離左右。酒過數巡,公子光託言腳痛難忍需用帛裹緊,便躲入地屋。過了一回,專諸告進魚炙,手托菜盤,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武士仔細搜查專諸全身,卻不知專諸已將鋒利的“魚腸劍”暗藏於燒好的魚肚之中,因此什麼也沒找到,便放其端魚入見吳王僚。專諸行至吳王僚座前,吳王僚嗅到魚香,大喜,迫不及待地要品嘗美味,專諸忽地從魚肚中抽出匕首,猛刺吳王僚,力透脊背,吳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的衛士們大驚,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公子光知事成功了,即令伍子胥率伏兵齊出,將吳王僚的衛士們盡數撲滅。公子光既殺王僚,便自立為吳王,即著名的吳王闔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進炙刺王僚”的故事,地點就在今泰伯廟,司馬遷還把這一事件記入了《刺客列傳》。吳王闔閭既立,便散發財粟,以派窮民。又封專諸之子專毅為上卿,並根據專諸生前死後葬在泰伯皇墳旁的遺願,從優安葬專諸,如今鴻山東嶺還有“專諸墓”。在專諸之子專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所用兵器為姓氏者,稱匕氏、魚腸氏。
今江蘇省無錫市大婁巷的“專諸塔”,就是闔閭替他葬的優禮墓。因專諸曾在太湖邊學燒魚之術,後人把他奉為“廚師之祖”。古代時期,無錫城內居民時常前往焚香祭奠。專諸塔是一座喇叭形的小塔,其塔建在一間房子裡,邑人秦頌碩曾寫“專諸塔”一詩:“一劍酬恩拓霸圖,可憐花草故宮蕪;瓣香俠骨留殘塔,片土居然尚屬吳。”可惜的是,專諸塔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之時被拆毀。專諸所用的“魚腸劍”,屬於短劍或狹長的短刀,其握首形狀類匕(勺),因而得名,稱匕首。據傳,堯、舜時已有匕首形狀的短兵器。匕首短小鋒利,攜帶方便,是近距離搏鬥的有效武器。其用法主要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此武器由來已久。甚至摔破石頭就可以製作。由於製作極度簡單,可以說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一定有這種東西。匕首攜帶方便,容易隱藏,所以即使在今天,仍然還廣泛使用的原始武器。因而型態也是千差萬別。一般說,匕首的長度是介於小刀與短劍之間,但其實很難明確地區分。由於長度短,幾乎只能對近身的敵人使用,但危急時可以作投擲攻擊也是很具有魅力的特點。據史記載,早在原始社會就有石匕首,使用堅硬的石頭打制或磨製而成,通常可成為“切削器”。商周以後出現青銅匕首,後來又有鋼鐵匕首。有的匕首為了增加刺殺效能,還在匕首尖端部用毒藥淬之,刺中人身即可致死。在史籍《史記》中記載的“曹沫執匕首劫持齊桓公”,在史籍《戰國策·燕策三》中記載的“圖窮匕首見”,都說明了匕首的獨特優勢。
漢朝時期,匕首常常與長劍並用。軍隊中除裝備常規兵器外,有的也配有匕首以備急用。一般官吏除了佩劍還帶有匕首,防身自衛,以防不測。到了晉朝時期,由於受少數民族刀劍形制的影響,匕首的形制有所變化,其首為環形呈紗帽狀,臘向下分,刃的近臘處忽窄,晉朝張載在《匕首銘》中記載:“匕首之設,應速應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用形彰,切以道隱。”唐朝大詩人李白在《俠客行》中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可見匕首與劍往往並提,匕首長久以來以其獨特的功能普遍為兵家武士、行者俠客所用,作為一種輔助兵器而流傳至今。在唐朝,佩帶匕首之風非常盛行,並與長刀、長劍相偕使用。這種佩帶兵器的方法形成一種風氣,並深刻地影響了日本的武士道劍流一派。唐朝學者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記載:“劉氏曰‘匕首,短劍也’。《鹽鐵論》中以為長尺八寸。《通俗文》謂:‘其頭類匕,故曰匕首也。’”唐太宗時期,山東即墨人王君操幼時,其父親被鄉人李君則所殺。二十年後,“君澡密袖白刃刺殺之,刳腹取其心肝”。他用的也是匕首。
現今所用的匕首,長約三~八寸,多為優質鋼材所制,有單刃和雙刃之別,雙刃之匕首中有脊,兩邊逐銳,頭尖而薄。匕首的基本用法有刺、扎、挑、抹、豁、格、剜、剪、帶等,其練法有單匕首練及匕首與其他兵器對練等。
得姓始祖
專諸。
遷徙分布
多以會稽、吳郡為郡望。
今黑龍江省的大慶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海南省的三亞市,貴州省的貴陽市烏當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甘肅省的吳忠市,上海市的崇明島,均有零星匕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定南朝陳國後,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再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吳 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南朝陳國時期,改吳郡為吳州。隋朝滅南朝陳國之後,再改吳州為蘇州,吳地始有蘇州之稱,並一直沿襲至今。另外,在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在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區)。
堂號
會稽堂:以望立堂,有稱紹興堂者。
吳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吳興堂、或蘇州堂。
歷史名人
匕 仇:(公元1957~今),字一君,號嘲天居士,筆名文童,自喻鹿野閒人;黑龍江大慶人。著名現代作家。
1994年7月應邀赴京參加第二屆社會轉型期中國文學創作研討會,作品《憶江南·贊西湖》獲獎。
1994年9月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家班。
1994年11月作品《詠夏》在九十年代文學藝術新作大展獲獎並被貴州博雅苑陳列館收藏。1995年6月作品《怨》在中國當代文藝新作匯展中獲獎並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1995年12月應邀進京參加詩刊社詩歌研習班。1995年12月作品《夸父逐日》在中國當代文藝新作匯展中獲獎並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
1995年12月作品《故宮行》在第二屆全國新作品匯展中獲獎並被歷王城珍藏館收藏。1998年12月應邀以作品《星座組歌》、《故宮行》參加(泰國)國際交流會及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數次應邀參與人民文學、中國作協、詩刊社、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科院文研所、中國藝術研究院、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泰國華夏發展有限公司、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舉辦的大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得意之作除上述之外還有:《幻象的啟示》、《向赤壁》、《受過洗禮的太陽》、《我來自社會》、《追求》、《反叛天國的鬥士》等多篇。曾任香港《中外名牌》雜誌社記者、世界名人傳記中心名人認定委員會高級專家、主任、兼名譽總裁、編審。中國作協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創作員、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創作員、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中國詩歌開發部特約編輯、中國青少年作家報社采編、中國科技產業雜誌社記者並多家省級社團成員。現任新作家寫作中心一級作家、講師。著作有《韻風》、《四季雨》、《中國古代十大詩人(淺說)》、《詩詞譜(常用詞格300例)》、《詩文常用典故選(外國部分)》以及一些詩話、對聯、雜文、隨筆心得數萬字。傳略載入:《中國當代著作家辭典索引》、《中國文藝家新傳》、《中國文學藝術家與文房四寶專家傳集》、《中華寫作英才》、《跨世紀中華文藝人才大典》、《世界人才大辭典》、《文壇精英錄》、《中國文壇名人大典》、《世界名人錄》等三十餘部大型專業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