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婦女髮式。其形髮髻作成後,用色絹、繒一類布帛,把髻包裹之,故名。
包髻是一種長方形頭巾,戴時將對角摺疊,從額前向後面纏裹,再將巾角繞到額前打結。宋代出現此頭巾。明代婦女喜歡戴黑紗羅製作的包髮髻。清代,由於剃髮令的實施,男子已不扎巾,只有在婦女間仍流行。清代漢族婦女同明代婦女一樣,喜歡帶包髻,又叫“包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髻
- 類別:古代婦女髮式
- 特點:用色絹、繒一類布帛
- 出處:《閱世篇》
《京夢華錄》載,中等說媒人者戴冠子、黃包髻。
古代婦女髮式。其形髮髻作成後,用色絹、繒一類布帛,把髻包裹之,故名。
包髻是一種長方形頭巾,戴時將對角摺疊,從額前向後面纏裹,再將巾角繞到額前打結。宋代出現此頭巾。明代婦女喜歡戴黑紗羅製作的包髮髻。清代,由於剃髮令的實施,男子已不扎巾,只有在婦女間仍流行。清代漢族婦女同明代婦女一樣,喜歡帶包髻,又叫“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