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觀音禪寺

包頭觀音禪寺

內蒙古包頭市觀音禪寺位於九原區白音席勒鎮二道沙河內,它背靠連綿起伏、巍峨壯觀的大青山,面迎滔滔不竭、滾滾東流的黃河水。寺廟始建於150多年前清朝鹹豐年間,稱“龍王廟”,寺里塑有精美莊嚴的“龍王”及觀音菩薩聖像,惜“文革期間”破壞怠盡,並先後被改為食堂、學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頭觀音禪寺
  • 又稱:龍王廟
  • 建於:150多年前
  • 地址:九原區白音席勒鎮二道沙河
簡介,釋義樂早年與出家,

簡介

1996年,22歲的義樂師應包頭市諸多善男信女恭請,拜別了五台山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普化寺方丈藏明恩師和妙亮老和尚後,來到只有幾間破舊小房及範圍不足一畝地的觀音寺當家,靠十幾年間續不斷的勞動心血,帶領廣大善信勤儉節約、艱辛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把一個在“文革”殆盡,整建後又遭地震搖撼、續經風雨侵蝕已摧朽岌危的圓通寶殿,建成了一個流光溢彩、規模宏大的清淨寶剎。
如今觀音寺今非昔比,遠遠望去,寺廟的色彩形式古色古香,如詩如畫,彩卷般矗立在塞外草原鹿城、寺內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地藏殿、東、西配殿、普賢殿、文殊殿、龍樹殿、五官堂、念佛堂、祖師堂及功德堂等。眺望裊裊香菸中流光溢彩的大圓通寶殿,它和東、西配殿相互輝映、彼此照溢,是那樣的和諧完美、鮮亮整潔、氣勢宏偉、威嚴壯觀……

釋義樂早年與出家

釋義樂 俗名:馮存學 漢族 1974年出生於烏蘭察布盟商都縣的一戶普通人家,父親是商都縣一名國小教師,母親在家勤勤懇懇務農。三歲那年,母親病逝而去,父親默默無聞、含辛茹苦的拉扯養育著三個孩子,直到姐姐成家後的1985年,那時他十二歲,在讀國小四年級。隨後,父親帶他來到了山西五台山普化寺,拜五台山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普化寺方丈藏明恩師和妙亮老和尚為師一同剃度出家。1988年他在五台山楊柏裕村讀完了國小課程。同年11月來到包頭妙法寺常住,90年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寺受具足戒,91年到93年回五台山佛學院培訓班學習,畢業後在包頭居士林常住。1996年,應諸多善信恭請,來到了觀音寺任住持工作至今,轉眼便是十三個春秋。
一、建設寺院
包頭市觀音寺坐落於九原區白音席勒鎮,此寺曾建於150年前的清朝鹹豐年間,作為觀音菩薩應化道場,這片淨土,名播遐邇,它包容著百年塵世大眾,八方來客。也見證著萬般寰轉轅遷,諸事無常。
時間回到1985年,12歲的義樂師隨父出家,轉眼便是十載,96年22歲的他應包頭市諸多善男信女恭請來到了當時只有幾間破舊小房和範圍不足一畝地的觀音寺當家,那時廟裡面僅有 2位出家師父,義樂師父樸實善良、吃苦耐勞、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善舉帶動感染著身邊每一位善男信女,他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用勞動的心血和汗水帶領各方善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設並管理著觀音寺,他認為:“從本分始,做本分事”,信奉觀世音菩薩的真正意義是:“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個觀世音”。慈悲敦厚的義樂師父以實際行動要求自己: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以出家人寬大無私的胸懷和慈悲濟世姿態來印證菩薩行。
從1996年 ——2009年,十三年來,觀音寺住持義樂大和尚為觀音寺的成長發展嘔心瀝血,他的樸實作風一貫是省吃儉用,白手起家,自給自養,自力更生。帶領各方善信自籌資金,一分一厘,積沙成山;一點一滴,聚細成涓;克服重重困難率領僧眾開地建址,修建寺廟。他親手設計,親自把關,從購資材料到規劃管理,從敬造佛像到彩漆雕繪,義樂師父的身影無論是在烈日炎炎下,還是在刺骨凌厲的寒風裡,無論是在黃昏還是在黎明,幾年如一日,人們都會看到他風雨無阻、辛勤忙碌著穿梭在建築工地與念佛堂之間,他的精神感動鼓舞著所有認識他的人,於是信眾紛紛慷慨捐輸,共發舍喜心,同修布施度,用十幾年的心血把一個在文革時期破壞殆盡,整修續建後又遭地震搖撼、經風雨侵蝕已摧朽岌危的圓通寶殿和幾間零散矮舍,建造成了一個流光溢彩、氣勢恢弘、規模宏大的廟宇,如今的觀音寺梵宇威嚴、潔淨肅穆,道風嚴謹,三寶具足,法幡高懸,四眾精進。各殿堂布局古香古色、規整通達,寺廟內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地藏殿、東配殿、西配殿、普賢殿、文殊殿、龍樹殿、五官堂、念佛堂、祖師堂及功德堂等,遠遠望去,威嚴壯觀的大圓通寶殿和東、西配殿相互輝映、彼此照溢。寺廟的色彩形式鮮亮整潔、如詩如畫,完美和諧。它是一個既體現了佛教聖地莊嚴威懾又展示著文明特色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深受各方各界信賴和讚譽的一個清淨道場。它更是和諧文明社會中發展佛教文化的貢獻者,是包頭市一道光彩照人的靚麗風景線!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曾多次被當地兩級政府部門授予“宗教活動文明場所”的榮譽稱號,本人也榮任區政協委員、市宗教協會秘書長等職務。
二、 慈善樂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特大地震,當義樂師父獲悉災情後,立即主動帶頭為災區積極籌款,出家師父們也都紛紛捐了善款,寺院設了“情系同胞送溫暖”的功德箱,義樂師率領寺院全體法師早晚誦經回向,日夜為地震中的生存者祈禱,為遇難者超度,5月19日14點28分義樂師父親手敲響了寺院的鐘聲,同祖國一起默默悼念著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義樂師父慈悲樂助,無論在幫助“失學兒童”還是在支援“希望工程”中,市、區那裡有組織慈善的活動,只要知道了,他都會積極主動回響,帶頭參加。有一次,一位居士在火車站見到一個正在乞討的可憐孩子,通過了解,得知孩子是外地人,母親去世,父親坐牢,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義樂師父知道後毫不猶豫地收留了這個少年,並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很多人的關愛下,這孩子上了戶口,進了學堂,如今這個叫李普瑞 17歲男孩在讀國小四年級,身體健康,在快樂中茁壯成長。甘肅省是我國嚴重缺水的城市,生活貧困落後,可以說那裡的孩子們有許多都沒有穿過新衣服、沒見過礦泉水、沒吃過麵包、更沒用過新課本,生活學習條件十分困難……義樂師得知這一狀況後,立即帶頭組織廣大居士善信捐資捐物,親自將籌集到的生活物資及學習用品運送到了的當地民政部門,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烈歡迎。今年正月十五並再次為四川地區抗災自救、重建家園捐了善款,同時也為甘肅省貧困地區兒童隆重舉行了捐款捐物祈福大法會,其佛事活動受到了廣大善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義樂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充分體現出一個出家人慈悲濟世的心懷,展現著一個修行人所遵持的慈悲心腸,這種精神在佛教界慈善事業和構建和諧社會將起著十分具有教益的積極作用。也為推動慈善事業不斷健康發展、傳承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光榮傳統做出了榜樣。
三、 文化傳承
觀音寺是九原區唯一的一所漢傳佛教地,這片淨土是讓出家人能安心辦道的地方,目前寺院內有20多位出家人在廟裡修學。在義樂師的帶領下,法師和弟子們都非常地用功,他們晨鐘暮鼓,參禪打坐、精心做功課。早期雖然是在很小的佛堂修學佛法,可他們也一樣能精進修行,弘法利生、續佛慧命、行菩薩道來利益眾生。每逢諸佛菩薩日,寺內都會為來來往往的各方信眾免費贈閱大量的佛教書籍,這裡不僅是參禪佛教文化的聖地,更是清洗世間塵緣的清淨道場。這種文化輻射在愛國愛教、弘揚佛法方面的影響和貢獻可以說義樂師也是當之無愧的。師父的樸實無華、以善為本,在宗教界得到廣泛的好評,在社會中有口皆碑,贏得了大家共同的讚譽和尊敬。現在的觀音寺是一個佛事活動最多,且具有全面性並很規範化的備客群多大德善信擁護愛戴的一個清淨道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