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藝術研究所

包頭市藝術研究所是專門從事藝術創作、研究、諮詢、藝術檔案收集整理的藝術科研單位,是包頭市文化局藝術創作研究的核心部門,也是市屬專業藝術團體各類藝術生產的策源地和藝術原料的提供者。同時,藝術研究所承擔著組織指導全市藝術創作、編撰地方藝術志史及藝術集成、收集整理藝術檔案等重要任務。在組織創作、記錄文化大事和發掘、搶救、保護地方文化遺產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頭市藝術研究所成立於是1984年,現有在編人員21人,內設創作研究室、藝術檔案室兩個業務部門。現任所長劉慧榮,書記浩特

概括,創作研究室,藝術檔案室,

概括

包頭市藝術研究所是專門從事藝術創作、研究、諮詢、藝術檔案收集整理的藝術科研單位,是包頭市文化局藝術創作研究的核心部門,也是市屬專業藝術團體各類藝術生產的策源地和藝術原料的提供者。同時,藝術研究所承擔著組織指導全市藝術創作、編撰地方藝術志史及藝術集成、收集整理藝術檔案等重要任務。在組織創作、記錄文化大事和發掘、搶救、保護地方文化遺產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頭市藝術研究所成立於是1984年,現有在編人員21人,內設創作研究室、藝術檔案室兩個業務部門。現任所長劉慧榮,書記浩特

創作研究室

創作研究室既是一個創作實體,又是一個組織管理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是:依靠自身力量並組織、動員、協調、引導全市專業及業餘創作人才,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具有較高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藝術作品、撰寫藝術研究及評論文章。創作評論室現有一級編劇2名;二級編劇1名;二級作曲1 名;三級編劇1名。負責人為劉慧榮。
創作研究室是我市劇作家、藝術家的搖籃。從創立至今,培養出了以閆甫、長岐為代表的一批在自治區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藝術家,創作實力在自冶區同級部門中獨領風騷。
20年來,我所創作人員創作了以《契丹女》(閆甫、長岐編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評獎"孔雀獎"金獎)、《舍楞將軍》(閆甫、長岐、宋曉崗、李克編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評獎"孔雀獎"特別獎)為代表的各類戲劇劇本200餘部、以歌曲《蒙古騎手》(劉慧榮作曲,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為代表的音樂作品200部(首),發表各類藝術作品100餘部,榮獲省級以上獎勵50多項。此外,我所還組織創作了《忠烈碑》(閆亢舒編劇,獲曹禺戲劇獎)、《半世姻緣》(劉和平編劇,獲自治區優秀創作獎)等多部戲劇劇本,藝術創作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在藝術研究方面,我所先後編撰或參與編撰了《包頭市文化志史資料彙編》(共三集)、《包頭市文化志》、《中國戲曲志·內蒙古卷》等在型藝術志史和藝術集成,共撰稿百餘萬字;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藝術研究和藝術理論文章百餘篇。為理清我市藝術發展脈絡、指導藝術創作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藝術檔案室

藝術檔案室籌建於1986年,全稱為"包頭市文化局藝術檔案室",是市文化局設在我所的一個重要的業務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為收集、整理、保存我市重大文化活動形成的各種文字材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手稿及其它文獻,並負責對全市各區、旗、縣以及專業藝術團體的藝術檔案工作進行督導和檢查。藝術檔案在文化建設中,既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又為藝術創作研究提供借鑑和參考。經過近20年的建設積累,藝術檔案室現已初具規模,一個以藝術檔案室為核心,輻射我市各旗縣區文體局、群藝館和市文化局直屬單位的全市藝術檔案網路已初步建成。
藝術檔案室現有文字編輯2名;攝影1名;攝像1名;音像管理1名。負責人為閆可舒。館藏資料分單位(院團)類、劇(節)目類、個人類等三大類,每一大類中,又設十餘個屬類:館藏載體安文字、照片、錄音、錄像和實物5種。截止2003年6月,藝術檔案室總計存有:
文字:281卷;
照片:3864幅;
底片:163卷;
錄音:267盤;
錄像:210盤;
個人檔案:75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