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產到戶與包乾到戶是20世紀70年代末發端於農村的經濟改革,是黨和政府為克服傳統體制弊端、進行體制創新的重大舉措。包產到戶指農民按生產隊要求承包土地,定產歸隊,超產歸己。包乾到戶是指農民承包土地,自主生產,完成上交指標,...
農民嚮往的是聯產承包到戶。1978年底和1979年初,全區已有部分生產隊暗中搞了聯產承包到戶,主要是包產到戶,增產效果顯著。“包產到戶”過去長期被當作在農村復辟資本主義的具體表現進行批判。它在皖東的重新大規模出現,招致了比承包到組更加強烈的非議和責難。滁縣地區的左鄰右舍在交界地帶刷出“反對復辟倒退”...
吳堂勝,當時廣東湛江地區海康縣(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就是最早試行包產到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1977年11月,吳堂勝毅然決定在北和公社潭葛大隊南村第五生產隊搞試點,然而此行動比1978年12月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的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18戶農民分田到戶,實行包乾的驚人壯舉整整早了...
包產到戶是指以農戶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一定的生產任務,並對所承包生產項目的產量(或產值)負責的一種經營方式。農戶的勞動成果中,包產部分交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分配,超產部分全部或部分獎給承包戶。集體經濟組織對農戶的勞動報酬採取工分分配的形式。包乾到戶也是以農戶為單位承包生產任務。它與包產到戶的區別...
在1978年以後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安徽於1979年率先實行,後迅速發展到全國廣大地區。1984年全國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的農戶占鄉(社)總農戶數的97.9%,其中96.6%為包乾到戶。在集體統一經營與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中,包乾到戶是家庭經營層次的一種形式。實行包乾到戶以後,原來的所有制關係、統一經營和...
這種形式比包產到戶責任更明確,利益更直接,方法更簡便,因而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包乾到戶是1980年前後開始在中國農村出現的。至1983年底,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本核算單位占全國農村基本核算單位總數的98.6%,其中實行包乾到戶的約占總數的97%。以包乾到戶為主體形式的家庭承包制,使農民有了經營和勞動上的自主...
隴西實行包產到戶的四個階段 紅崖灣及隴西全縣實行包產到戶的特點、意義和啟示 大背景的連結 抗災和要糧款分糧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定西地縣兩級的主要工作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國農村改革大體經歷了五個階段 人民公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及包產到組、包產到戶、包乾到戶 1978年1月至1982年12月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