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愛軍,又名包·達爾汗,男,蒙古族,生長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博士學位,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愛軍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內蒙古科爾沁草原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
- 職務: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 職稱:教授
- 任職院校:中央民族大學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學術兼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研究成果,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獲博士學位,中國第一位蒙古族音樂學博士。
學術兼職
中央音樂學院研究員;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全國蒙古文教材審查人才信息系統專家;
北京市精品課程《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概論》主持;
研究方向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佛教音樂研究、蒙古傳統音樂研究、北方遊牧與農耕音樂文化比較研究。
主講課程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概論》(本科必修)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聽辨與模唱》(本科必修)
《中國民間音樂概論》(本科必修)
《音樂學文獻閱讀與寫作》(本科必修)
《西方音樂史》(本科必修)
《歌劇文獻研究》(研究生課程)
《少數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研究生課程)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蒙古佛教音樂文化的多元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4年獲第八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蒙古族殼判長調民歌》,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年1月。
《蒙古佛教音樂》(蒙古文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
《中國與周邊國家跨界族群音樂文化——2011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學術論壇論文集》(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少數民族對祖國文化的貢獻》(音樂部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等。
主要論文:
《從中蒙兩國烏爾汀哆比較看潮爾音哆的宮廷性質》,《中國與周邊國家跨旋廈提界族群音樂文化——2011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學術論壇論文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藏傳佛教及其音樂文化流傳蒙古地區緣由探究》,中國音樂您燥歸,2008年第三期;
《掠過京城的清風、駐牧心靈的詩話》,人民音樂,2007;
《“萊青”辨釋》,《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蒙古語誦經音樂與詩歌韻律之關係》,內蒙古社會科學,2005等;
主要科研項目:
《雍和宮佛教儀軌音樂研究》,國家民委2012年度科研項目,2012年6月立項
《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音樂學)建設項目》(項目主持),教育部、財政部專項,2009年12月立項。
《雍和宮佛教音樂文化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2006年9月立項等。
重要學術會議及宣讀論文: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藏傳佛教音樂文化的蒙古化研究》,中國·無錫,2009.3.26-4.7;
海峽兩岸“中國文化與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討會,《蒙古佛教付達再槳音樂的多元特徵及其學術意義》,中國·五台山,2012.07.05-08.
2011亞太民族音碑凶院樂學術研討會,《從蒙古烏爾汀哆現狀談傳統民間音樂的保存》,中國·北京,2011.10.27-29等.
所獲榮譽
專著《蒙古佛教音樂文化的多元性》,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論文《蒙古音樂術語“urtu in daguu”辨釋》,2003年獲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首屆論文評比二凳辨仔等獎;
歌曲《青駒贊》,2001年獲文化部、國家民委、廣電部第十一屆孔雀杯新歌創作獎;
論文《論“安代”歌舞與蒙古博教音樂間的親緣性》,1999年獲中央音樂學院第七屆研究生論文評比三等獎;
論文《蒙古音樂術語“urtu in daguu”辨釋》,1998年獲中央音樂學院第六屆研究生論文評比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百千萬人才項目”獲得者;
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項目承棵她酷”獲得者;
“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養計畫”人選;
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海峽兩岸“中國文化與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討會,《蒙古佛教音樂的多元特徵及其學術意義》,中國·五台山,2012.07.05-08.
2011亞太民族音樂學術研討會,《從蒙古烏爾汀哆現狀談傳統民間音樂的保存》,中國·北京,2011.10.27-29等.
所獲榮譽
專著《蒙古佛教音樂文化的多元性》,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論文《蒙古音樂術語“urtu in daguu”辨釋》,2003年獲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首屆論文評比二等獎;
歌曲《青駒贊》,2001年獲文化部、國家民委、廣電部第十一屆孔雀杯新歌創作獎;
論文《論“安代”歌舞與蒙古博教音樂間的親緣性》,1999年獲中央音樂學院第七屆研究生論文評比三等獎;
論文《蒙古音樂術語“urtu in daguu”辨釋》,1998年獲中央音樂學院第六屆研究生論文評比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百千萬人才項目”獲得者;
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項目”獲得者;
“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養計畫”人選;
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