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街道

包公街道

包公街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屬於北部老城區,由原寧國路街道、巢湖路街道、常青街道青年社區合併而成,東依南淝河,西鄰徽州大道,北起環城南路,南至太湖東路,下轄包河、寧國新村、軍區、炳輝、美湖、雨花橋、航運南村、蕪湖東路、河濱、青年10個社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包公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
  • 下轄地區:美湖、雨花橋、航運南村等
  • 政府駐地:寧國新村23幢
  • 電話區號:0551
  • 郵政區碼:230001
  • 地理位置:包河區北部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11萬(常住人口)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合肥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包公祠,包公墓,包家樓,清風閣
  • 機場:新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合肥西站
  • 車牌代碼:皖A
簡介,沿革,

簡介

包公街道因歷史上素有“青天”美譽的包拯而得名,轄區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一是交通基礎設施便捷,徽州大道、寧國路、宣城路連線南北,蕪湖路、屯溪路、九華山路、太湖路橫貫東西;近年來的蕪湖路、徽州大道、太湖路、九華山路、寧國路改擴建工程進一步拓展了區域的發展空間。二是街域經濟發展迅速,以皖能、美菱、豐原生化、南京醫藥合肥百信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成為提速地區GDP的主導力量;以萬通大廈、青年大廈、加燁廣場、東環廣場、星辰花園等為代表的商務樓宇成為支撐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以五糧液集團、波導、廈新、康佳為代表的總部經濟成為穩定稅收的主要力量;以全省最大的珠寶專業批發市場“好百年珠寶商城”、華東最大的電動車專業市場“大陸行電動車城”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成為提升街區經濟後勁的主渠道。2006年,區域內的區級財稅收入為4105萬元。三是人文底蘊積澱厚重,以全國4A風景區包公園為核心的包公祠、包公墓、包家樓、清風閣等包公文化資源連點成線,且有省圖書館、省地質博物館、省體育館、安徽大劇院等文化機構和合工大、省藝校、合肥學院、市少年宮等科教單位落座其間,是打好“包公牌”、打造文化名區的關鍵所在。四是轄區單位資源豐富,對區域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治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沿革

2007年4月,包河區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新設立包公街道,由原寧國路街道、巢湖路街道和常青街道青年社區合併組建。包公街道因包拯而得名,位於包河區的北部老城區,東依南淝河,西鄰徽州大道,北起環城南路,南至太湖東路,面積9.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6萬人。轄包河、寧國新村、軍區、炳輝、美湖、雨花橋、航運南村、蕪湖東路、河濱、青年10個社區,辦事處駐寧國新村23幢。主要道路有徽州大道、寧國路、宣城路、蕪湖路、屯溪路、九華山路、太湖路等。
青年社區:位於合肥工業大學南面,離市中心地帶1.5千米。面積約0.4平方千米,人口1650多人。轄6個居民小組。居委駐駐寧國路18號。2007年由常青街道劃歸包公街道管轄。
原寧國路街道 1965年設方橋街道辦事處,1980年改前進辦事處,1982年更名為包河街道。轄區位於西市區東南部。有蕪湖路、青年路、屯溪路、宣城路等道路。1996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九華山路、蕪湖路、前進巷、寧國新村、宣城路、工大、青年路、包河、太湖東村9個居委會。?年改為寧國路街道。2002年,由原西市區劃歸包河區管轄。2007年撤銷併入包公街道。
原巢湖路街道1985年建南市區公社方橋分社,1965年改方橋街道辦事處,1980年更名巢湖路街道。轄區位於西市區東部。有蕪湖路、巢湖路、屯溪路、宣城路、馬鞍山路等道路。1996年,面積0.5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雨花橋、河濱、巢湖路第一、第二、蕪湖東路、航運南村6個居委會。2002年,由原西市區劃歸包河區管轄。 2007年撤銷併入包公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