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求弦作圖

勾股求弦作圖

我國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叫做勾和股,斜邊叫做弦。勾股求弦作圖(construction of seeking hypotenuse chord of given legs of a triangle)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求做斜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勾股求弦作圖
  • 外文名:construction of seeking hypotenuse chord of given legs of a triangle
  • 所屬學科:數學(平面幾何)
  • 簡介: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求做斜邊
基本介紹,相關歷史介紹,

基本介紹

“勾股求弦”作圖即:作一線段
,其中
都是一已知線段。
已知 線段a、b
求作 線段x使
作法 作一直角∠EBF,在BE上截取BA=a,在BF上截BC=b,連AC,則AC即為所求x。
勾股求弦作圖
圖1

相關歷史介紹

《周髀算經》 我國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叫做勾和股,斜邊叫做弦。在數學古書《周髀算經》中,曾記載了周公和商高的一段問答,其中談到“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勾廣”就是勾長,“股修”就是股長,“徑隅”就是弦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將一根直尺折成一個直角,若短直角邊的長為3,長直角邊的長為4,那么斜邊的長一定為5。在《周髀算經》中記載的榮方和陳子的問答中,談到了由勾股求弦的一般方法“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可見古代勞動人民已將勾股定理運用於生產實踐之中。一般認為《周髀算經》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可見我國至少在2100年前就發現了勾股定理。
《勾股舉隅》《勾股舉隅》為梅文鼎研究中國傳統勾股算術的著作,全書一卷,其中的主要成就,是對勾股定理的證明和對勾股算術算法的推廣。書中首列“和較名義”,其次以兩幅“弦實兼勾實股實圖”來說明勾股定理(如圖2),其論說的根據是出入相補原理。
勾股求弦作圖
圖2
勾股求弦作圖
圖3
在問題的陳述上,本書以“問題”、“法”、“論曰”為主,法為算法,論曰為證明,若有另外的算法,則再加,上“又法”及“論日”,部分題目則給出了“又簡法”,即速算法。書中的每個問題皆附上圖形,圖形的目地主要是用來說明出入相補法。在內容上,本書大致上可分作兩部分,一為勾股算術,另一主要為勾股測量。前者共列13題,後者則為6問。前者內容如下:
編號
題名
已知條件(a為勾,b為股,c為斜邊)
1
勾股求弦
a,b
2
勾弦求股
ab/2,c
3
勾股積與弦求勾股
ab/2,b+a
4
勾股積與勾股和求勾股
ab/2, c-(b-a)
5
勾股積與弦較較求諸數
ab/2,c+(b- a)
6
勾股積與弦較和求諸數
ab/2,(b-a)-c
7
勾股積與弦和較求諸數
ab/2,(b-a)-c
8
勾股積與弦和和求諸數
ab/2,c+(b+a)
9
勾弦和股弦和求諸數
c+a, c+b
10
勾弦較股弦較求諸數
c-a,c-b
11
勾股較弦和和求諸數
b-a,c+(b+a)
12
勾股較弦和較求諸數
b-a,(b+a)-c
13
弦與勾股和求勾股用量法
c,b+a
其中“勾股積與弦較較求諸數”(5)、“勾股積與弦較和求諸數”(6)、“勾股積與弦和較求諸數”(7)、“勾股積與弦和和求諸數”(8)、“勾股較弦和和求諸數”(11)、“勾股較、弦和較求諸數”等六個問題在歷史上是首度出現。此外,梅文鼎對這些題目中所給的算式中,最重要的是:
[c-(b-a)][c+(b+a)]=[(b+a)-c][(b+a)+c]=4(ab/2).
梅文鼎對其評價很高,他認為此式“乃立之根也。而其理皆具古圖中,學者所宜深玩”。這裡的“古圖”指的即是趙爽注《周髀算經中》之“勾股圓方圖”,對此式的證明也是利用此圖來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弦與勾股和求勾股用量法”一題中所用的標尺作圖之方法,與徐光啟《勾股義》中“勾股求容圓”來作比較,可以發現梅文鼎在標尺作圖的概念已相當正確,顯示梅文鼎對《幾何原本》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另外,從梅文鼎在測量問題上所使用的出入相補法來看,其內容相當貼近楊輝乃至於劉徽的作法,有別於明末西方傳人的測量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