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得利古城

勤得利古城

位於同江市境內的勤得利農場,其黑龍江邊的西山南坡,有一古城遺址,整個城呈不規則形,城牆周長近4華里,以夯土為牆,無瓮城馬面之設。古城北、西牆保存較好,外高5 6米,內高3 4米,牆基下寬6米,上寬1米。南牆保存較差,大部分已闢為耕地,高僅1米左右。此城兩面河水環繞,兩面雄山夾峙。西城牆緊逼勤得利河,這一段地勢陡峭,怪石嶙峋,城牆依山勢而修,高聳嵯峨,在古代的確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勤得利古城
  • 外文名:無
  • 位置同江市境內的勤得利農場
  • 形狀:呈不規則形
文獻記載,歷史沿革,相關考證,現狀,

文獻記載

古城建築年代不詳,有史可查的是此城在遼代稱兀惹城(見張泰湘著《兀惹叢考》),是那時居住在黑龍江流域著名的民族兀惹人的首府。據《遼史、卷8、景宗上》記載,遼保寧七年九月,渤海餘黨燕頗作亂,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失敗後,“燕頗走保兀惹城”。這是有關兀惹城的最早記載。

歷史沿革

據《遼史、溪和奴傳》記載,統和十三年(公元995年),遼都部署伐兀惹,兀惹城主烏昭度,率領他的部下,憑藉兀惹城,以勇猛加智慧,擊敗了大遼王朝的進軍。
“和朔奴利其浮掠,令四面急攻……烏昭度率眾死守,隋方捍禦。依埤虛設戰棚,旋我軍登陴,俄撤枝柱,登者盡覆。”因此次討兀惹不克,“士馬死傷者眾”,結果是“無功而還”,溪王和朔奴、東京留守肖恆德等5人削官。到統和十五年,聖宗繼續進軍兀惹城。“正月,癸末,兀惹長武周來降”(《遼史、卷18、聖宗四》)。至此,兀惹又恢復了同遼王朝的關係。
到金代,此城仍稱兀惹城。據《金史、卷78、完顏晏傳》記載,金太宗天會初年,完顏晏受命進軍兀惹城,行軍至今勤得利額圖山一帶,據山紮寨,作疑兵計,最後“乃潛以舟師,浮江而下,直搗其營,遂大破之,據險之眾不戰而潰。”取得了討兀惹的勝利。到了明朝永樂七年,為了加強對東北的管理,建立了東北水陸交通驛站45處,即“海西東水陸城站”。這是明朝經營東北的一條主要交通線,勤得利古城和現存撫遠境內的莽吉塔古城,均為這條交通線上的驛站之一,不過,此時的兀惹城,已改名為乞勒伊城。

相關考證

關於乞勒伊城的考證,史料較豐,日本和田清在《東亞史研究》(滿卅篇)、郭毅生在《北方論叢》1980年第4期發表的《元代遼陽省驛道考略———兼考明代“海西東水陸城站”》里,均確認勤得利古城就是“海西東水陸城站”之一的乞勒伊城。1982年合江地區文物考察隊考察此城遺址時,也認定此城就是明代乞勒伊城無疑,並判定,此城建築年代早於遼、金,可追溯到唐代東北地方政權渤海國時期。

現狀

如今,勤得利人依託古城遺址,利用這裡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於2000年投資百萬元,建起了古城山莊旅遊區,春、夏、秋3季遊人如織,昔日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信使往返的古驛站,在農場經濟發展中,已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