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者公益訴訟
- 優點:克服了傳統的現行“先裁後審”
- 理論基礎1:法理基礎
- 理論基礎2:方法論基礎
特徵,理論基礎,
特徵
勞動者公益訴訟制度——作為對傳統法律理論與傳統訴訟法律體系進行理念性更新與突破的新型訴訟方式與手段與傳統的普通勞動侵權救濟訴訟方式與手段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徵:
首先,它是指被訴行為侵害了或危及到事關社會公共利益的勞動者公眾利益,一般並不直接損害原告私人的利益。在單純私人利益直接受損害的情形下,只需訴諸傳統的訴訟手段即可處理,個人作為自身利益的最大維護者,理應且非常自覺地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在勞動者公益訴訟之場合“原告申訴的基礎並不在於自己的某種利益受到侵害或脅迫,而在於希望保護因私人或政府機關的違法行為而受損的公眾或一部分公眾的利益。因此,我國這裡提出的是在傳統的限制資格的原則下,原告如果不能向法院提出訴訟,該如何處理。”在此情形下,起訴資格的實質問題是“申請人是否能表明一些實質性的不負責任或濫用職權,而不在於是否涉及他的個人權利或利益”。這也從一側面反映了同“唯有法律上有直接利害,才有資格提起訴訟”的傳統訴訟制度相比,不斷放寬了原告起訴資格的限制,而使越來越多的公民個人或其它組織(私人力量)通過司法力量維護(勞動者公眾利益)社會公共權益的渠道愈加暢通。
其次,勞動者公益訴訟並非一種獨立的訴訟類型與領域,而只是一種與原告資格認定相關的訴訟方式和手段,這種訴訟形式既可在行政訴訟中採用,亦可適用於民事訴訟程式。如被訴的對象是對勞動者公眾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政機關或其它公共權力機構(如在我國表現得極為突出的行政壟斷),即為適用於行政訴訟程式的勞動者行政公益訴訟;如被訴對象是公司等企業性組織,即為適用民事訴訟程式的勞動者民事公益訴訟。
再次,勞動者公益訴訟具有顯著的預防性。與私益訴訟相比,公益訴訟的提起及最終裁決並不要求一定有損害事實發生,只要能根據有關情況合理判斷有社會公益侵害的潛在可能,亦可提起訴訟由違法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秩序不受違法侵害行為的侵害,把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在勞動者公益訴訟中,這種預防功能表現法律有必要在侵害勞動者公眾利益的行為尚未發生或尚未完全發生時就容許公民適用司法手段加以排除,從而阻止社會性的勞動者公眾利益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或危害。
理論基礎
(一)法理基礎:權利的社會化與訴訟法在新型權益保護上的突破
為適應新型權益的出現和維護,訴訟法需要首先進行革命性突破,而此種突破的前提則是在於訴之利益觀的更新,在“無利益即無訴權”的原則下,一般認為作為訴權要件的“訴的利益”是法院進行裁判的前提。然而,隨著新型糾紛(壟斷公害訴訟、環境糾紛、、消費者公益訴訟、勞動者公益侵害等)的出現,由於其權利義務的內容及權利主體的外延未必清楚,若依傳統的訴之利益觀進行審查,可能會不承認其具有訴的利益。因此,基於增加國民接近法院或使用訴訟的機會或途徑,擴大訴訟手段解決紛爭和保護權益的功能,應儘量擴大“訴之利益”的範圍,對於“訴之利益”的衡量,不僅應從其消極功能,也應從其積極功能的角度來進行。在舊有的“訴之利益觀”的指導下,法院通過“衡平平衡”等利益衡量方法,常常偏向於保護產業活動、用工單位的經濟利益(多表現為局部的、近期的經濟利益),實質上是對排除侵害請示權的極大限制乃至否認,於受害勞動者及其公共利益極為不利。因此,勞動者公益訴訟中利益衡量的首要原則乃在於突破純粹意義抗訴的利益觀的束縛,更好地兼顧產業利益和保護社會勞動者公共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兩方面的需要。
(二)方法論基礎:一元法益主體框架的超越和多元框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