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流動與我國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

勞動力流動與我國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

《勞動力流動與我國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是依託浙江工商大學,由陳欣欣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力流動與我國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欣欣
  • 依託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課題旨在分析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背景下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現狀及其對勞動力流動的影響,並探討改善農村失能老人照料的解決途徑。首先,本研究將基於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考察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現狀並估計我國農村失能老年人的規模;其次,考察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現狀,分析農村勞動力流動背景下我國傳統照料模式發生的變化;再次,考察我國農村失能老人得不到照料的影響因素以及對其身心健康產生的影響;第四,在得到照料的失能老人中,進一步考察失能老人得到不同的照料類型(社會化照料和家庭照料)的決定因素,並分析農村失能老人照料中存在什麼樣的家庭分工;第五,分析照料失能老人對其子女外出就業產生的影響;最後,通過分析社會化服務可及性對老人照料方式選擇的影響,以及制度性因素的剖析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討改善農村失能老人照料現狀的解決途徑。

結題摘要

本研究運用現代經濟學方法,利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研究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背景下農村失能老人的規模、照料現狀、照料類型選擇及其對中老年照料者非農勞動參與的影響,並探討改善農村失能老人照料的解決途徑。首先,本研究基於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估計出2015年我國失能(界定為至少有一項日常活動或工具性日常活動有困難)我國失能老人的規模達到將近8200萬人,其中需要照料的老人有5100萬人左右;有照料需求的老人規模隨著其年齡迅速增加,預示著今後全社會將面臨巨大的照料需求;其次,身體健康狀況越差和有配偶的老人,其得到照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再次,在得到照料的這些老人中,多數老人得到家庭照料,其中53%的老人得到其配偶的照料,56%的老人得到其子女及子女家庭的照料。在照料來源中,只有2%的老人得到市場化照料,0.3%的老人得到社區照料,反映出市場化照料和社區照料並不普遍;第四,在得到照料的失能老人中,子女的居住距離和兒子數量、子女的數量都影響到照料類型的選擇;通過進一步分析家庭照料中的內部分工,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儘管兒子仍然是老人照料的主要主題,但是女兒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有1/3的失能老人報告他們得到了女兒的照料。最後,本研究發現:由於既要照顧自己的父母,又要照顧孫子女,隨著農村年輕勞動力向城市流動,中國45-65歲的中老年人既要承擔更多的農活,還要同時承擔更多的無酬照料活動,照料負擔比較重。儘管中年女性在照料孫子女上比男性投入了更多的時間,但是照顧老人(即父母)對中老年人的非農就業參與機率和參與時間並沒有產生負面影響。未來隨著家庭規模的日益縮小,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的外出,如何增強社區照料對傳統家庭照料的補充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實施長期照護險、長期照護津貼等制度,有效發揮家庭養老支持功能,顯得尤為迫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