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交相養賦

《動靜交相養賦》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動靜交相養賦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動靜交相養賦
居易常見今之立身從事者,有失於動,有失於靜,斯由動靜俱不得其時與理也。因述其所以然,用自敬遵,命曰《動靜交相養賦》云:
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靜。養之則兩全而交利,不養則兩傷而交病。故聖人取諸震以發身,受諸復而知命。所以《莊子》曰“智養恬”,《易》曰“蒙養正”者也。吾觀天文,其中有程。日明則月晦,日晦則月明。明晦交養,晝夜乃成。吾觀歲功,其中有信。陽進則陰退,陽退則陰進。進退交養,寒暑乃順。且躁者本於靜也,斯則躁為民,靜為君。以民養君,教化之根,則動養靜之道斯存。且有者生於無也,斯則無為母,有為子。以母養子,生成之理,則靜養動之理明矣。所以動之為用,在氣為春,在鳥為飛。在舟為楫,在弩為機。不有動也,靜將疇依?所以靜之為用,在蟲為蟄,在水為止。在門為鍵,在輪為柅。不有靜也,動奚資始?則知動兮靜所伏,靜兮動所倚。吾何以知交養之然哉?以此有以見人之生於世,出處相濟,必有時而行,非匏瓜不可以長系;人之善其身,枉直相循,必有時而屈,故尺蠖不可以長伸。嗟夫!今之人知動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時,動亦為凶;知靜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靜亦為賊。大矣哉!動靜之際,聖人其難之。先之則過時,後之則不及時。交養之間,不容毫釐。故老氏觀妙,顏氏知幾。噫!非二君子,吾誰與歸。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下邽(今陝西臨渭區),一生經歷了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曾任過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職。自居易前期有熱情、有銳氣,是個同情人民,敢於反映民間疾苦、敢於揭露官場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詩人。他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後期銳氣消失,稜角磨平,潛心佛事,以知足常樂,“獨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淺顯著稱,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為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元稹編輯為“白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