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界定
該指南所指的動物是自然中動物界所含生物的集合,包括各門、綱、目、科、屬、種、亞種、品種等各級分類以及各種符合科學依據的通稱,暫不包括各分界系統中的其他界。原則上,種及種以上的各級分類可以申請特色詞條,種以下各級分類無申請特色詞條的意義,可創建和編輯優質詞條。但對於有特定或廣泛研究的亞種、品種等,如華南虎、亞洲獅、麻鴨、肉鴿等,可以申請特色詞條。
命名規則
由於動物物種大多有各種各樣的別稱,一般標準詞的判定可以參考,首先以《中國動物志》、《中國自然標本館等資料庫》、國家權威部門(農業部、水產部、林業部)、國家級百科全書等的命名為準;其次以論文期刊等文獻中使用量大的為準;再次以廣泛的英文名稱直譯為準。若名稱仍然無法確定,請到蝌蚪團吧開貼討論。物種的亞種、品種與物種名不同,而拉丁名學名已經說明該種的屬性,故標準詞不需要額外加括弧註明其為亞種等。
特殊情況:如果之前錯誤創建的詞條已有特色,應在蝌蚪團吧申請摘牌,摘牌成功後重新創建並進行合併編輯等操作;如果標準詞被鎖定或合併,可以向百科官方求助解開。
詞條結構
概述
概述需要對詞條進行全面的概括。題頭統一使用以下格式:標準名稱+(學名:):動物學名用二名法,包括拉丁文屬名和種名,屬名和種名用斜體,屬名第一個拉丁字母必須大寫。然後簡介形態、生境、習性、分布、文化等,前四項必須具備。(以上內容為全文的濃縮和簡介,不必要填寫參考網址)。
概述圖片要求採用高清的彩色圖片(滅絕物種及一些特殊情況列外),不能有水印、網址,大小適中,畫質清晰。詞條概述圖不要與正文中的圖片重複。在概述最後單獨成段標註:(概述圖參考資料:),並要求註明參考網址。
基本信息欄
選擇相應的模板,依次為自然——生物——動物,填寫各級分類中文名稱至本級分類,例如大熊貓,依次填寫中文名、學名、界、門、綱、目、科、屬、種,各分類只需寫出中文名。對物種詞條,亞種填寫該物種所有的亞種數量,若無亞種,要求填寫“無”,並註明參考網址。
對種以上各級分類詞條,從本級的下一級開始直至種,均填寫所包括的各級分類的數量,例如穿山甲科,屬填寫3屬,種填寫8種,亞種以下可自行選擇是否填寫。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及族和亞族,可自行選擇填寫。
自選項中有三項需要填寫:命名者及年代、英文名稱和保護級別
命名者及年代:按“命名人,年代”的格式填寫,對品種,一般難以查明其命名者及年代,故不作要求。
英文名稱: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為準,對無英文名或特定分布區的動物,添加其特定動物分布區的母語名稱或不填寫,格式同上。
保護級別:格式為:保護級別:無危(LC)等 IUCN標準。採用IUCN標準,評級如下:絕滅(EX)、野外絕滅(EW)、極危(CR)、瀕危(EN)、易危(VU)、近危(NT)、無危(LC)、數據缺乏(DD)、未評估(NE)。要求註明IUCN網站參考網址。沒有列入的填寫“無”。分布在中國的物種,可填寫中國的相關保護級別,要有參考網址。
(優質詞條只填寫“命名者及年代”即可)
基本信息欄中的各項,門、綱、目、科、屬須添加內鏈,而本詞條名不加內鏈。
目錄結構
一級目錄 | 編輯要點 | 備註 |
---|
| 介紹該動物的物種進化、分化歷史和分布區域改變,發現史和命名史,不同年代的分類變化,人類養殖史。對已滅絕動物,可以介紹其滅絕歷史。(科、屬、物種均可以寫) | |
| 介紹該動物各部位特徵,包括形狀、顏色、量度(體長、體重、尾長、翼展等)等。對種以上的科、屬類詞條及物種通稱名稱,介紹幾種不同物種的特別形態,也可用模式種或旗艦物種的形態描述。 | |
| 介紹該動物與近種形態區別,最好有圖片對比。(用表格排列) | |
| 介紹該動物棲息地的自然環境特徵,包括地理(海拔、經緯度)、地形(林區、丘陵、沼澤等)、氣候(乾濕、冷暖)等。(科、屬類可介紹總體概況或模式種) | |
| 介紹該動物的遷徙、集群、行為、叫聲、食物方面的等特性。 | |
| 介紹或羅列動物在世界和中國的分布區域,特色詞條要有分布圖,分布的區域級別及圖片展示需保證一致。(建議使用IUCN、Discoverlife、GBIF等網站資料)。 人工養殖物種和品種此項可以不填寫。 | |
| 介紹動物在繁殖期時的配對,哺育後代的行為,繁殖地的選擇等情況,及其從小到大生長的特徵性情況,如多少年達到性成熟、一般壽命等有關內容,對於存在變態的動物(譬如昆蟲類等),可以介紹其生命周期各階段不同的形態。人工養殖品種,此項為人工繁殖內容。 | |
| 對“種”級別的動物,羅列該種的亞種(因研究方式存在差異,亞種具體數量可能存在偏差,一般以ITIS或BioLib網站查詢數據為準),用表格或表格模組展示,註明中文標準名稱、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對無亞種的動物,該目錄不作要求,在信息欄亞種一欄標註“無”並要附上參考資料。 | |
可根據實際情況介紹亞種的形態、分布區域的區別和添加圖片,也可以介紹亞種分化或該種曾作為其他種的亞種的歷史變遷。 | |
| 對一些物種具有養殖品種,或同時具有亞種和養殖品種的詞條,可按亞種分化的要求進行詞條編輯。人工養殖品種可列出主要品種,用表格和表格模組展示均可。 | |
| 對種以上級別的分類,羅列該級分類以下的分類級別,只編輯到下一級即可。“科”類詞條,只列出“屬”,但不能只列出“亞科”,以此類推。(能全面列出物種最基本單元“種”更好。可選)用表格或表格模組展示,表格內設三項:中文名稱、學名和命名者與年代。此目錄可以取代亞種分化且必備。 | |
根據實際情況介紹形態、分布區域和添加圖片。對同時含有亞種、變種、變型、品種等兩類或以上的下級分類的種,可以在此目錄按前述要求一一介紹,如包括亞種且不涉及歷史變遷。 | |
| 依據實際情況劃分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等二級目錄並介紹相關內容,二級目錄的數目設定因詞條內容而定。其中,等級劃定羅列《華盛頓公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該動物的保護級別以及其產地國劃定的級別、列入的保護計畫,如: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Ⅱ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介紹該動物的種群現狀,如數量、分布現狀,隨年代的種群變遷等。 瀕危原因:介紹該動物因環境改變,人為因素,食物鏈發生斷裂,氣候變化各種原因導致的瀕危、極危和滅絕等。 保護措施:介紹該動物在其產地國的保護措施,包括科學研究、頒布法令、建立保護區及其他整治行動等。 | |
| 介紹該動物的研究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和藥用價值等(野生動物禁止添加其食用和藥用價值,海洋動物視瀕危狀態和國際標準定)。 | |
| 對入侵動物,介紹該動物對被入侵地帶來的生態環境、經濟生產上的危害。(入侵物種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為準,在概述中標註列入的時間和批次,並附上參考資料) | |
| 對入侵動物,介紹對該動物的人工、物理、化學等防治方法。 | |
| 類似瀕危原因,介紹該動物滅絕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 |
| 包括相關文化、熱點新聞、動物趣聞等,根據物種自行決定添加。 | |
註:特色詞條編輯標準底線為5個必需目錄或4個必需目錄+2個可選目錄。形態特徵必選,多選不限。
優質詞條編輯標準為3個必需目錄、2個必需目錄+2個可選目錄。形態特徵必選。
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若內容偏少可合併錄入到一級目錄“生活習性”,優質詞條可將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合併寫入一級目錄“生活習性”。
圖片圖冊
正文圖片不能少於5張,可以設定圖冊也可以單列或放置表格模組中。圖片不能有水印、網址,並且質量要較好,大小適中,畫質清晰。野生物種添加分布圖。優質詞條除概述圖片外,正文有一張清晰圖片即可。
參考資料
推薦以下參考資料網站:
藍色動物學(形態特徵、分類等內容)
中國動物主題資料庫(物種分類、特徵描述、生境、圖片等)
北京科普之窗(形態特徵等內容)
The IUCN Red List(分布範圍、保護現狀等內容)
Animal Diversity Wel(形態特徵等內容)
Discoverlife(分布圖)
GBIF
BioLib(亞種分化、圖片等內容)
ITIS(亞種分化)
通用要求
注意事項
不直接複製新聞內容
中文百科的內容應該是對資料的彙編,而非新聞的簡單聚合。當使用新聞作為內容來源時,需要把新聞的內容改寫為符合百科規範的文字。
修改立場性、主觀性描述
“我國”修改為“中國”,“國內”改為“中國以內”,“國外”可修改為“中國以外”,有時可用“世界”代替。
去除主觀用語,如:“據我們觀察……”、“美麗的XXX……”,需要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去介紹,強語氣但非引用的標點如“!”、“?”等也是屬於主觀性表述。
修改時效性描述
給出統計數據時,需標記數據發布時間,如“到XX年底”,“截至XX年”等等。若無法找到數據發布時間,可以在數據前註明具體的數據引用日期,以方便讀者查找數據來源和統計時間,使詞條內容更加嚴謹。
使用有效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建議使用紙質資料、權威媒體的新聞報導。著作、期刊、視頻、外網等無法直接查閱的參考資料,請根據評審要求到指定帖子佐證。
以下幾種常見情況的參考資料是不能作為詞條內容的有效參考資料:微博、部落格、論壇、文庫、知道、貼吧、論壇、豆瓣及各類用戶可編輯的百科(如維基百科、搜狗百科、互動百科等)。商業網站如公司、廣告、售賣性質的站點等,如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帶有免責聲明,文章註明來源網路或未知。
部分知名網站有免責聲明,如新華網、鳳凰網部分新聞頁面會註明免責,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如果是轉載新聞,建議儘量找到最原始來源。其他廣告彈窗較多、內容直接複製百科或網路(網站沒有註明來源哪裡)等不知名、不可靠網站。用戶個人從源網站下載又上傳到視頻分享網站(如優酷、土豆、音悅台等)的視頻。
正文排版
目錄結構:如果一個一級目錄下每個二級目錄都只有幾行內容,這些二級目錄可以直接修改為粗體以免影響閱讀。
空白空格:目錄和圖文之間不要存在無意義的空白和空格,圖片存在留白過多,此時要考慮是否需要這么多圖片以及圖片加的地方是否文字太少,需要把這兩種情況的圖片移動到其他位置下或刪除。
圖片圖冊
將像素過低,包含影響閱讀的水印、LOGO圖片替換為高質量圖片,要求圖冊內的圖片為同一主題。應添加圖片名稱和圖冊名稱。建議圖片和圖冊對應相應的段落,同類圖片如果採用圖冊編輯,要求放在同一圖冊中。圖片排版應儘量少使頁面出現空白。圖片游標可移至段落最前面,以避免出現無意義空格。
細節規範
不使用半角符號。當連續多段內容都來自同一參考資料時,可以僅在引用的最後使用角標。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詞條內大部分地方為中文標點【英文括弧“()” 、豎版括弧“「」” → 中文括弧 “()”;英文逗號“,” → 中文逗號“,”)】,但小數點(1.1 → 1.1)、序號等地方為英文標點。
當詞條中使用字母或數字時,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數字。可添加千位分隔設定,但不作要求。
度量衡一般應採用國際單位制;其他單位制的單位,應換算成國際單位制。且全文應統一單位書寫(如全文統一使用單位“米”或統一使用“m”)。
在段落中,參考資料的角標建議放在句尾標點的左右側;在表格中,若為整體添加參考資料,可另起一行書寫。
全文應儘量使用中文。在中文環境中,若一些用詞的英文比中文翻譯更加常用,或一個事物沒有中文名稱時,可以使用英文。若是翻譯的地名、人名和其他一些專用名詞,如果沒有詞條不能加內鏈時請標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