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老友記:向它們學習寬容和友愛》是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傑弗里•穆薩耶夫•馬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老友記:向它們學習寬容和友愛
- 作者:傑弗里•穆薩耶夫•馬松
- 譯者:盛宇佳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 頁數:144 頁
- 定價:18.00
- 開本:32 開
- ISBN:978720808938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雞飛狗跳、貓捉老鼠、守株待兔,這些成語竟然活生生在紐西蘭一民宅中上演。一隻狗和兩隻雞、一對老鼠和三隻貓,還有馬松博士的家人朋友共同守護的一隻兔子,六種“動物”奇妙地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這麼有趣的冒險,還真是一般人沒能力,也不敢做的。老鼠們從女主人的雙峰中鑽出、到處便便卻又情深意堅的一對雞情侶、貓掌勾搭在兔子身上同枕共眠,各種場面難以想像,只能說人類對動物的認識實在是太少了。
本書是少數能夠帶給人完全的娛樂,同時兼具潛移默化功用的一本書。作者把幾種看似“天敵”的動物養在一塊兒,讓它們在平等和互相陪伴的環境中成長,看它們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個和諧友愛的王國。假如動物間都能夠跨越物種障礙,建立友誼,那麼更具有同情心和理解能力的人類難道不能彼此互相容忍嗎?他的實驗在自己家中進行,家人共同參與並且吸引了很多鄰居、青少年前來參觀共同研究。本書題材有趣,文筆幽默,開卷立刻就讓人沉浸其中。
《動物老友記:向它們學習寬容和友愛》主要內容:馬松博士的假設和實驗的創意很迷人,也很敢想。他選來7隻動物,包括一對鼠姊妹、一對雌雄波蘭捲毛雞、一隻布偶貓、一隻佛蘭德巨兔,以及一隻混血流浪犬,把幾種看似“天敵”的動物養在一塊兒,讓它們在平等和互相陪伴的環境中成長,看它們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個和諧友愛的王國。 剛開始是一降謊亂。小貓自來熟地融入其中,但是兔子卻表現出一副自閉的樣子。小鼠姐妹整個白天都在睡覺,卻是夜遊神。捲毛雞夫妻倆相依相伴,抗拒其他人。小狗麥卡的情緒卻越來越激動。 但隨著時間流逝,在這個前無古人的環境之中,如同馬松的猜測,動物們開始以驚人的方式改變。假如動物間都能夠跨越物種障礙,建立友誼,那么更具有同情心和理解能力的人類難道不能彼此互相容忍嗎?
圖書目錄
前言:一次關於和平共處的試驗
一、老友集結
二、最近比較煩
三、同一個屋檐下
四、悄悄改變
五、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尾聲:推已及人
致謝
作者簡介
作者:(美)傑弗里·穆薩耶夫·馬松 譯者:盛宇佳
傑弗里·穆薩耶夫·馬松,曾是一名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檔案館(Sigmund Freud Archives)前任項目主任,眾多暢銷書的作者,包括《墜入樂園》(Slipping into Paradise)、《對月亮歌唱的豬》(The Pig Who Sang to the Moon)、《貓咪的九種情感生活》(The Nine Emotional Lives of Cats)、《小狗對愛不撒謊》(Dogs Never Lie About Love)和《當大象哭泣之時》(When Elephants Weep)。曾長時間定居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現攜妻子、兩個兒子和若干動物夥伴在紐西蘭生活。
序言
前言:一次關於和平共處的試驗
本書講述的是一次單純而善意的試驗,或許該把它稱作是一種探詢,旨在尋求是哪些必不可少的因素,使得跨物種之間的友誼成為可能。我的基本構想是將一隻小貓,一隻小狗,一隻兔子,一隻小雞和一隻幼鼠安置在親密的環境裡,共同撫養成長,來觀察它們彼此是否會相處融洽,甚至進而結成好友。
我不僅希望這項小小的冒險能圓滿成功——鑒於那些每日出現於報紙頭版頭條的宗教仇恨、偏見、戰爭與政治性敵意——也企盼著在其結束之際,可以給人丁點兒教益,有助改善我們人與人之間頗為遺憾的關係與處境。
我特意著手營造出僅在機緣巧合下才能形成的局面,只是想弄明白,如果從它們幼年便開始一起撫育,這些通常不相往來的傢伙們是否能夠消除敵意,克服漠然相待的態度,從而學會寬容,建立友誼,如果運氣不錯的話,甚至結為知己。雖然已有許多報導記錄下這類小機率事件,但我還未曾聽聞有誰從頭至尾、按部就班地去觀察整個事件的發展進程呢。不管結局如何,這不會帶來什麼損失。我打算收養那些前景堪憂的動物們。這樣,即使整個計畫失敗了,至少我還能為這些動物們帶來相對快樂無憂、自由自在的生活呀。
毋庸置疑,寬容可以後天習得,畢竟它不是一種天生就有的情感。儘管我們口頭上常說能“容忍”,實際上真正的含義卻是:我們不得不對一些需要考慮的事做出自己明確的決定。寬容是種觀念,觀念都可以後天習得,由言傳身教傳遞給他人。另一方面,情感則迥然不同。你無法強迫好感的萌生,也無法迫使一類動物去喜愛另一類動物。不過,讓情感萌發與生長的氛圍卻能通過培養、鼓勵與回報的方式被營造出來。
這便是我的出發點。首先,我希望動物間能夠停止相互敵對的狀態,不再認為自己瀕臨威脅。然後要求它們做到彼此寬容,打成一片,此後或許就能通向友誼之路。最終,我還抱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那就是,其中的某個動物沒準能在這個跨物種大家庭里,找尋到他或她的靈魂伴侶呢。我自己見證過除開最後一種情況以外,其他兩種可能性的實現。(容忍一種動物,與這種動物成為好朋友,到最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是三種迥然不同的情況。)我知道有幾條狗,他們與貓結成了密友;也見過有些貓,從小接受訓練,還能同鳥兒親昵無間呢。這沒多少令人驚嘆的,可類似數以百計奇聞異事的書面記錄卻少得可憐。我也許不是第一個提出這類問題,甚至也不是第一個進行這種試驗,但可能是第一個將這期間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地記錄在案的人。
進行這項計畫(這個詞要比“試驗”好聽些),至少一半的原因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更多地了解人類群體之間那些敵意的本質特徵,此外還想知道,又是什麼構成了禮讓、友誼、合作、喜愛、同情與憐憫這些與之相反的情感。幾乎曾經有過的每種解釋,都把這些愛恨的起源,歸結於血緣關係這一最富凝聚力的紐帶上(即家族關係),可是有了家庭的紐帶,未必能確保合作、同情、憐憫甚至愛的存在呀。我們只消回憶下托爾斯泰著名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就知道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不相同”——故事因此精彩紛呈(至少對小說家而言如此)。但這不僅僅是小說的虛構:近年來家族內部的紛爭與悲劇已然為撰寫回憶錄催生出一大類的題材。
語言:口說同一種語言的人們仍然捉對廝殺(看看孟加拉與印度的當地人民、愛爾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地亞人)。宗教:不同宗教間兩敗俱傷的爭鬥如此普遍,以至於讓人產生相關報導真是老生常談之感:想想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印度穆斯林與印度教教徒,波士尼亞穆斯林與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車臣地區俄羅斯東正教徒與穆斯林問都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這種衝突也發生在斯里蘭卡的佛教徒與穆斯林、東帝汶的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即便在同一種宗教內部,也存在著仇恨:看看北愛爾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間的“麻煩問題”,或是巴基斯坦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差異,以及中東的其他國家。再看看種族:白人之間(歐洲),黑人之間(非洲)的衝突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啦,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國籍都能經常成為排外的口實(第三帝國)。在今天的法國,一個普普通通的國籍(即公民權)並不足以為居住在巴黎郊外貧民區的穆斯林與巴黎人創造出和諧相處的氛圍。巴爾幹人教會我們“巴爾幹化”這個術語,現已成為各式各樣騷動與分裂的代名詞。現代國家幾乎無不為這樣那樣的糟糕處境困擾著。階級:政治集團挑起階級矛盾,操控他們相互憎恨,甚至發動戰爭。服飾、習慣和文化相似性可以幫助我們挑選朋友甚至配偶,但依舊不能避免彼此間的相互傷害與爭端。
我們注定要憎惡外人嗎?這種作為基因遺傳而來的群體內一外兩分法,難道是一種注定要永遠重複的種族本位立場的社會生物學?科學無法提供任何出路嗎?如果我們在近年歷史上得不到絲毫慰藉,還有什麼理由去相信人類會發展出必需的情感、智慧型或信息,來使寬容與善意成為可能呢?
我不是第一個注意到以下有趣事實的人:還從來沒有一位科學家談起過動物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的敵意呢。動物們確實可能相互獵取,相互吞食,但憎惡這個詞對它們其中任何一個而言都格格不入。貓不討厭老鼠,而只是吃老鼠;老鼠對貓而言不是“敵人”,而是“晚餐”。即使有的貓對另一隻貓側目而視,也不能將此歸咎於厭惡或是不喜歡,只是關乎地盤或配偶的爭奪。貓可不需要建立一套精準無比而又富有想像力的分類系統,來對不同種類的動物們進行行為價值判斷。
此外,野生環境下的大多數動物並不與其他物種產生衝突。它們看上去只是忽略對方,除非情況迫不得已。它們是如何做到的?被迫呆在一塊兒時,動物們的表現比我們好上百倍,這給了我撰寫本書的靈感:假如那些並不以相互友好著稱的動物們也能夠學著寬容對方,甚至走得比寬容更進一步,那么人類又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創造一條通達“和諧王國”的道路有多刻意!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應該先注意到,所有與人相處的動物們都生活在一個刻意人為的環境下。也許除了貓之外,沒有動物是自願選擇同人類呆在一塊兒的,無論是作為寵物,還是在動物園、馬戲團抑或是一家農場。
最理想的情況莫過於在野生環境下,對動物們進行持續多年的觀察。我們時代所有了不起的動物行為學家都致力於此,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黛安·福賽(Dian Fossey)、畢魯蒂·加迪卡斯(Birute Galdikas)、珍妮·古德爾(Jane!Goodall)、辛西婭·摩斯(Cynthia Moss)、喬伊斯·普爾(Joyce Poole)以及許許多多其他的動物專家都是這樣。然而他們的著作並沒有涉及跨物種間的友誼記載,並非這些細緻入微的觀察者們不願有所記錄,而是在野生條件下,動物們超越物種障礙、結交朋友的機會著實少之又少。
許多人都懷有與人為善、與物為善之心,和諧王國的理念之所以為人注目,正在於它訴諸了這樣一種渴求;即便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它並非可行。如何做到這點大概是每個人都會產生的重大疑問。尋求解決之道及其方向絕非無足輕重之舉。又有誰願意宣稱:我的目標在於製造衝突、憤愆與終極戰爭呢?沒有。
我們萬萬不可失去謙卑,僅僅因為無法理解他人和其他物種的成員而妄下判斷。就連西方世界最偉大的頭腦之一(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奴隸制是自然的,正如十九世紀的精神病學家認為(至今有些仍然如此認為)存在著天生的罪犯那般,存在著天生的奴隸。今天絕大多數的人們不再持有如此陰暗的觀點。而現今我們所珍視的信條之中,又有哪些會在將來被視為狂言妄語呢?
毋庸置疑,一千年後的人們幾乎會帶著驚恐的心情,來回顧我們今日眾多的信念與行為。科學家不忘謙卑總不失為一件好事。我期盼在未來的日子裡,人們將對動物園、馬戲團以及工廠化農場的曾經存在而感到難以置信。不過也很可能大錯特錯,因為人對動物所做的,在千百年裡面並無多大的進步,只是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我們的態度才有所好轉。
儘管如此,我依舊相信,隨著對動物認知的加深,我們對其情感與思考的體認亦會相應增多。在相當晚近之前,動物情感這一領域一直為動物學家們忽視。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無從同動物們親密無問地相處。如果你對老鼠的認知僅局限於實驗室的方寸之間,理解它們的內在生命這一點又從何談起。你那擁有一隻小小寵物鼠的孩子很可能比你自己更為了解老鼠的感覺甚至行為。成千上萬在實驗室里觀察老鼠或鴿子的科學家們,可曾留下一星半點關於動物內在情感言之鑿鑿的記錄?即便有,我也忽略它們。這就好比獵人們,有關大象行為的知識幾乎沒有一點源自他們。事實上,我還要深究下去:我們從捕象人之書里學不到任何有關大象生命的東西。只有當女人們走進野地直接觀察大象家族,我們對大象的認知才得以起始。
唯有下定決心,在相對平等的立場上與動物相處,我們才有可能從更為多樣的角度來了解它們的能力:不僅僅在於它們日常幹些什麼,吃些什麼,怎樣交配,還有它們如何獲得快樂,又是什麼使其悲傷,如何哀慟,甚至怎樣對同伴朋友表達同情。我的想法是儘可能地去模擬自然環境,順便學習一些田野觀察的經驗。這原本就不是一個實驗室試驗。興許這些動物們都有著幾分讓人受教之處也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