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態學·上卷》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藤嘉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生態學·上卷
- 作者:伊藤嘉昭
- 出版時間:1982年5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統一書號:130311844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目錄
- 前言
- 主要符號的說明
- 第Ⅰ章 生態學與種群生態學
- 第Ⅱ章 歷史的寫照
- 第Ⅲ章 種群的增殖
- 第Ⅳ章 密度效果與擁擠效果
- 第Ⅴ章 動物種群與氣候
- 第Ⅵ章 擴散及遷徙
- 第Ⅶ章 食者與被食者
- 下卷內容
《動物生態學·上卷》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藤嘉昭。
《動物生態學·上卷》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藤嘉昭。內容簡介本書是日本近年來的一部動物生態學理論新著,以種群生態學為基礎,討論到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學。特別是有關種群增殖、擴散遷移、密度效果、天敵作...
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是從生物種群和群落的角度研究動物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生態學的分支,是由動物學與生態學等交叉形成的學科。1927年和1933年埃爾頓(Elton)著《動物生態學》一書,表明這門學科的建立。內容簡介 全書共11章。緒論介紹動物生態學的產生、發展、與相關學科的關係以及當前的研究熱點...
《動物生態學名詞》是現代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該書8.6萬字,包括重要的或常用的動物生態學術語,也適當收入植物生態學、昆蟲學、動物生理學、寄生物學、海洋湖沼學、自然地理學、氣象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名詞。正編中全部名詞為中文、英文對照,以漢字首字筆畫順序編排。副編中全部名詞為英文、...
《動物生態學原理》是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儒泳。內容簡介 本版與第二版相比在內容上主要變化是:(1)新增加大尺度生態學一章,即第11章,包括景觀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這一章對於現代生態學的基礎教科書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在重新學習的基礎上寫成的。(2)現代生態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與...
埃爾頓(CharlesSutherlandElton,1900—1991),英國動物生態學家。生於曼徹斯特,卒於牛津。1922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動物系。他曾作為牛津大學赫胥黎的助教赴挪威參加1921年斯匹次卑爾根島的考察工作。之後又於1923、1924年參加了北極和瑞典拉普蘭的考察。1925年被加拿大哈德遜灣公司聘為生物學顧問,他利用該公司約200年的毛皮...
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是研究動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 ,是生態學的二級學科 。研究內容 主要在個體、種群及群落層面研究動物與環境因子的相互關係,分析動物在不同棲息環境下的生理、行為、遺傳等方面特點,闡明動物適應環境的生理、行為、遺傳等機制,揭示種群動態調節規律,並探討有害動物種群爆發機制及...
《動物生態學研究法》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伊藤嘉昭、(日)村井實。內容簡介 本書為《動物生態學》的姊妹篇,著重介紹生態研究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數學模型的實際運用。內容包括個體數調查法和標記法(技術與統計)、遷移、擴散和捕食、捕食寄生的研究法,周期、群落和種群數量變動的分析,生命表...
《深圳灣底棲動物生態學》是2015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立哲。內容簡介 《深圳灣底棲動物生態學》運用環境生態學、環境生物學、濕地生態學、海洋沉積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和種群生態學等原理與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過去30年深圳灣底棲動物監測與研究的成果。《深圳灣底棲動物生態學》闡述了深圳灣大型底棲...
《動物繁群生態學》是198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單國楨。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筆者歷年來教學和研究的心得,參考近年來有關動物繁(種)群的生物學、統計學、行為學、遺傳學和演化學書刊,用深入淺出、平易流暢的文字,簡要地介紹動物繁群生態學和它在人類繁群中發展及演化的關係和套用。 大專院校師生,科研...
《南海大型底棲動物生態學》是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南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既是國家國防、政治、經濟的核心利益所在,又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組織了數十次大規模的南海及其附屬島礁海洋科學綜合考察,取得了大量寶貴的原始數據。本書在對大型...
動物生理生態學 生態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動物生態學實驗與實習方法》是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目錄 目 錄 一、水域物理條件 二、水質化學分析 三、動物棲息環境調查 四、草食動物食性分析方法 五、鳥類的繁殖 六、動物對生境的選擇 七、昆蟲有效積溫的測定 八、野生動物生境的評價 九、多維標度法及其在動物生境選擇中的套用 十、抽樣技術...
動物化學生態學 動物化學生態學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研究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環境之間化學聯繫及作用機制的學科。出處 《生態學名詞》。
200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生態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2002~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任廣西師範大學研究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兼任廣西生態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廣西珍稀瀕危動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廣西...
動物污染生態學 《動物污染生態學》是由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文獻。
《美國杏李節肢動物群落生態學》是2009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禹明甫。本書介紹從美國引進的美國杏李的高效栽培技術和美國杏李園內昆蟲群落生態學研究。圖書目錄 第一章 節肢動物群落種群生態學研究現狀 第一節 群落研究的意義和概況 1 群落概念及其生態學意義?2 群落多樣性與穩定性的研究 3 群落研究對...
第六屆全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學術研討會已於2016年9月19-20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組織機構 由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動物學會承辦。活動內容 1.學術交流: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生理生態學(環境生理學、生態毒理學),及其相關的研究等。 2.本次會議將評選...
成立於2018年10月20日,是中國動物學會分支機構之一,研究工作橫跨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和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各主要動物類群,覆蓋分子、細胞、個體、種群各層次。發展歷史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生理生態學分會於2018年10月20日在瀋陽師範大學召開的第八屆全國動物生理生態學會議期間成立。中國動物學會動物生理生態...
第一個領域是動物區系史,它一般被看作是一門純粹的學術科目,其中的一些問題導致了當今世界上發生的一系列嚴重的混亂。第二個領域是生態學,特別是關於種群的結構和動態。第三個領域是保護生物學。1943年,我第一次發表了一些有關生物入侵重要性的觀點,文章的題目是《正在改變的動物王國》(The changing realms ...
《機場動物種群生態學》是2017年6月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澤榮、白文娟、王正、趙文娟、趙欣慰。內容簡介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機場鳥擊防災的需要,編著的《機場動物種群生態學/機場鳥擊防範系列叢書》從生物的劃分入手,詳細介紹了動物種群的數量調查,種群的生長,種群的結構,種群密度的調整、分布...
作為主要成員參加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專項教學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專題(動物項目負責人)以及安徽省生物標本資源數位化服務平台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的10餘篇。⒈行為生態學:從巨觀上探討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規律及其進化適應意義,研究動物...
《廣西動植物生態學研究》是2012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士楚、馬姜明 。內容介紹 《廣西動植物生態學研究(第2集)》收錄廣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近年來開展廣西動植物生態學研究的部分成果。全書分為六篇,共收錄研究論文50篇。其中,第一篇收錄論文17篇,論述了有關種類的分類與形態學特徵;第二篇...
周紹春,男,野生動物生態學專業博士,漢族,1977年11月15日出生,黑龍江省野生動物研究所瀕危動物生態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野生東北虎野外研究工作,在獸類學報、生態學報、北京林業大學學報、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servation知名刊物發表多篇文章。個人簡歷 1998,9-2002,7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攻讀...
1.2 生態系統 1.3 生境和微生境 2生物範圍:大型無脊椎動物 2.1 不同分類級別中的介紹順序和縮寫 2.2 大型無脊椎動物的種群起源 2.3 大型無脊椎動物和人類 2.4 大型無脊椎動物的樣品採集 2.5 鑑定 2.6 生物、生理和生態描述符 第1章 海綿動物門 1形態和結構 2生物學 3生態學 4鑑定方法 5鑑定 5...
馮江,動物生態學家,吉林省安圖縣人,中共黨員,東北師範大學生態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吉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吉林省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動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10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態學術語。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方式加以保護。概...
《海洋哺乳動物苦覺受體基因的進化及其生態學意義》是依託武漢大學,由趙華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海洋哺乳動物是指依賴于海水環境生存的獸類,包括鯨類、鰭腳類、海牛類和裂腳類等128個物種,其中大多數物種為珍稀保護動物。多項證據均表明,海獸的祖先是陸生哺乳動物,在較短時間內從陸地進入水...
Pope記載了福建武夷山小鯢為中國小鯢,曾曉茂等和蔡春抹等依據此觀點,對其核型和胚胎髮育進行了相關研究;費梁等根據武夷山的卵袋標本特徵預測其可能為一個新種,但由於尚未發現成體,其分類地位難確定,故在《中國動物志·兩棲綱(上卷)》中暫保留為中國小鯢;同時,Chang和Boring等認為浙江溫嶺的小鯢也應為中國小鯢;此後...
27:劉瑞玉、王永良,南海蝦蛄科及猛蝦蛄科(甲殼動物口足目)二新種,海洋與湖沼,1998, 29(6):588~596。28:劉瑞玉,海洋生物資源持續發展的科學問題,科技進步與科學發展(上卷),1998:101~ 105。29:劉瑞玉,南海生物資源開發研究,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續),1998:25~35。30:...
主要以喬木、灌木和草木植物的葉、嫩莖、幼芽、花蕾、漿果、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動物性食物。分布範圍小,僅見於中國山西、河北西北部、陝西黃龍山和北京東靈山。其中山西沁源縣是褐馬雞種群主要棲息繁衍地之一。(概述圖參考來源:)動物學史 褐馬雞是馬雞中最為名貴的種類,古稱“鶡”。《禽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