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源性皮膚病

動物源性皮膚病是指由疥蟲、隱翅蟲、跳蚤、虱子、蜱、蟎蟲、松毛蟲、蜂、蠍等蟲類叮咬人體或其分泌物與人體接觸而引發的一類皮膚炎症。臨床常見的動物源性皮膚病有疥瘡、蟲咬皮炎、虱瘡和陰虱瘡。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動物源性皮膚病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病因:蟲類叮咬或其分泌物與人體接觸
  • 常見症狀:疥瘡,蟲咬皮炎,虱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動物源性皮膚病的發生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與疥蟲、虱子等所寄生的動物或患者密切接觸。
2.蟲類叮咬人體,並將其分泌物或代謝物釋放入人體的皮下組織。
3.接觸皮膚病患者用過而未經消毒的衣物、被褥等。

臨床表現

1.疥瘡
有患者或疥蟲寄生的動物接觸史。本病好發於皮膚薄嫩皺褶部位(如指縫),皮損為針頭樣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小水皰、結節和結痂;夜間劇癢;在皮損處有短小隧道,可找到疥蟲或蟲卵。
2.蟲咬皮炎
好發於皮膚暴露部位。劇烈瘙癢,伴灼熱疼痛。皮損特點是風團樣丘疹,上有針頭大的瘀點、丘疹或水皰。一般無全身不適,嚴重者可有畏寒、發熱、頭痛、噁心、呼吸困難等全身中毒症狀。常見的致病蟲類有蚊蟲、跳蚤、隱翅蟲等。蜱咬皮膚將能麻痹神經的毒素注入人體,可使患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虱瘡
虱瘡發生於頭部時,在毛根之間的頭皮上可見成蟲,虱子叮咬的皮膚可出現丘疹、斑點,自覺頭皮瘙癢,常因劇烈搔抓頭皮而出血滲出、血痂或繼發感染,局部有淋巴結腫大;虱瘡發生於軀幹或四肢時,可出現紅斑、丘疹或風團,中央有一小出血點,常因搔抓而發生抓痕、血痂、皮膚苔蘚化、色素沉著;虱瘡發生於會陰部時,可見表皮剝蝕、抓痕、血痂或毛囊炎,患者自覺劇烈瘙癢。

檢查

實驗室檢查皮損處可查出疥蟲、虱子的成蟲或蟲卵。

診斷

(1)疥瘡:根據皮膚柔嫩處有小丘疹、小水皰等,夜間劇烈瘙癢,具有傳染性,且皮損處查出疥蟲或蟲卵可確診。
(2)蟲咬皮炎:根據發病季節,蚊蟲叮咬史,風團樣丘疹,中心有小水皰或瘀點,劇烈瘙癢等診斷。
(3)虱瘡:根據接觸史、皮損表現(丘疹、斑點,局部淋巴結腫大,皮膚苔蘚化)、劇烈瘙癢及實驗室檢查找到成蟲或蟲卵,即可診斷。

鑑別診斷

(1)疥瘡需與皮膚瘙癢症、虱瘡、痒疹鑑別:皮膚瘙癢症表現為全身或局部皮膚瘙癢,無原發皮損,皮膚皺褶處無皮疹,可有抓痕、血痂,無傳染性。虱瘡表現為軀幹或會陰部位皮膚瘙癢及血痂,指縫無皮疹,在衣縫處或毛髮常可找到虱子或蟲卵。痒疹皮損多發於四肢伸側,丘疹較大,陣發性瘙癢,搔抓後呈風團樣皮疹。
(2)蟲咬皮炎與蕁麻疹相鑑別:蕁麻疹發病特點為突然發病,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消退迅速,不留痕跡,成批發生。風團時起時消、發無定處是主要鑑別點。
(3)虱瘡與疥瘡鑑別:疥瘡表現為指縫皮疹、皮損處短小隧道。
(4)虱瘡與頭部脂溢性皮炎鑑別:後者為油膩性鱗屑,灰白色,狀如糠秕,可伴有脫髮,頭皮未見成蟲,毛幹上未見蟲卵。

治療

1.外治療法
疥瘡以外治為主,可用硫磺軟膏。蟲咬皮炎可用風油精、清涼油外塗,發生於毛髮部位的可用百部酊外塗。松毛蟲皮炎需先用橡皮膏粘去患處毒毛再外用藥物。虱瘡以外治為主,百部有較強的殺滅虱子及虱卵的作用。
2.局部治療
蜂、蠍蟄傷全身症狀嚴重者,可口服糖皮質激素及抗組胺藥物治療。出現過敏性休克者,可用腎上腺素治療。

預防

1.加強衛生宣傳教育。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常曬被褥。
3.患者的衣服、毛巾、被褥等注意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曝曬。
4.注意消毒隔離。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