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地層學是一門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地層學
- 類型:學科
動物地層學是一門學科。
動物地層學是一門學科。動物地層學通過對動物群地層進行描述劃分,並且將其中的化石與其他類型在形態特徵、地層層位上逐一對比。綜合分析得出了動物群出現的時期。如:於晚侏羅世早期。而且在形態組合上是較為原始的類群,形態學的鑑定和...
其中古生界(Paleozoic)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特徵;中生界(Mesozoic)以爬行類和裸子植物為特徵;新生界(Cenozoic)以哺乳類和被子植物為特徵。一個界包括2~3個甚至6個系。系(system) 指在一個“紀”的時問內形成的地層。紀的劃分主要是依據生物某些綱或目的演化的階段性,如寒武系以三葉蟲綱為特徵;又如泥盆系魚綱...
古生物地層學原則是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演化和哺乳動物群組成隨時代而變化,是第四紀古生物地層劃分對比的主要原則,其他生物化石只能作為地層劃分輔助手段。哺乳動物法在實際套用中的困難,往往在於一個地區難於找到一定數量有鑑定價值的化石,因此,熟悉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幫助。遠澤沉積物淺水區崩塌下來的早先...
同時,還可以運用放射性元素裂變的物理效果而不是同位素含量來測定海洋地層的年齡,這便是裂變徑跡法,主要適用於較新地層中的火山灰、雲母等礦物;有孔蟲等殼體中胺基酸外消旋作用受時間和溫度控制,可用於4萬年至數十萬年的更新世年代測定;近來還有用電磁自旋共振法(ESR或稱EPR)測第四紀珊瑚、軟體動物或有孔蟲殼體的...
黃土生物地層學是地理術語。黃土生物地層學(biostratigraphy of loess)是根據黃土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進行生物地層帶的劃分和對比,從而確定地層的相對時代的學科,黃土地層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黃土堆積物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和軟體動物蝸牛化石及其組合提供了研究的基礎。由於生物的演化往往是“穿時”的,甚至延續較長時間...
楊敬之1963年出席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石炭紀地層與地質大會。1965年、1980年先後出訪捷克斯洛伐克和聯邦德國,進行學術交流,參觀有關地質機構和科研單位,觀察地質剖面。在聯邦德國,他還代表中國科學院商談兩國間有關地層古生物合作項目。1968年,他在國際苔蘚動物協會首屆會議上被推薦為會員。1983年,他出席在...
《揚子區早寒武世古杯動物系統生物學及地層學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楊愛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古杯動物是寒武紀早期後生動物大輻射事件中出現的一類獨特的海綿動物,也是地球歷史上最早的造礁動物,它演化快、分異度高、分布廣,並在早寒武世末期滅絕。對其系統研究不僅有助於了解海綿動物的...
同時,還可以運用放射性元素裂變的物理效果而不是同位素含量來測定大洋地層的年齡,這便是裂變徑跡法,主要適用於較新地層中的火山灰、雲母等礦物;有孔蟲等殼體中胺基酸外消旋作用受時間和溫度控制,可用於4萬年至數十萬年的更新世年代測定;近來還有用電磁自旋共振法(ESR或稱EPR)測第四紀珊瑚、軟體動物或有孔蟲殼體的...
在進化古生物學方面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軟體動物系統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及遺蹟化石學、古植物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古人類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在系統古生物學、中生代生物地層學、華夏植物群和陸相遺蹟化石與環境關係、熱河動物群生態環境及埋藏、以及地史關鍵時期生物的絕滅-殘存-復甦-輻射型式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
新疆中部晚石炭世 早二疊世海相地層非常發育,化石十分豐富,尤以腕足動物為最。博羅霍洛山的腕 足動物化石早已聞名於世,石錢灘有“化石庫”之美稱,柯坪則是另一個腕足化石極其豐富的地區。這一地 區不僅是上石炭統―下二疊統腕足動物系統研究的理想地區,而且也是腕足動物生物地層學研究的理想之 ...
u根據地殼的演化階段,太古宙分為始、古、中、新太古代;對應的年代地層單位:始、下、中、上太古界。元古宙分為古、中、新元古代,對應的年代地層單位為下、中、上元古界。 u顯生宙以生物界發展大階段的總體趨勢;PZ1-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PZ2-魚類、兩棲類、蕨類植物和海生無脊椎並存;MZ-爬行類、裸子植物、...
《滇東南芙蓉世三葉蟲及其地層學意義》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朱學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滇東南地區是我國華南寒武紀目前唯一尚未系統深入研究的重要地區。本項目主要對滇東南地區富寧縣歇場剖面、唐家壩剖面和麻栗坡縣董乾剖面的寒武紀芙蓉世三葉蟲動物群進行系統採集和研究,以此為基礎對該地區的生物...
職 務:中國古動物館館長 職 稱:研究員 學 歷:博士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簡歷 教育經歷 2002年 理學博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生物及地層學專業。畢業論文:熱河群的滑體兩棲類化石及無尾類基群的系統發育研究(導師:張彌曼;副導師:王元青、高克勤)1997...
然而,對於經典的下沙溝動物群,又稱為狹義的泥河灣動物群,至今沒有直接的確切年齡制約。本項目擬在對下沙溝剖面湖相沉積物進行詳細的岩石磁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精細的磁性地層學工作,查明剖面中湖相沉積物的特徵剩磁方向,結合區域岩石地層學,建立該剖面的磁極性倒轉序列,從磁性地層學角度厘定下沙溝動物群的確切...
(二)豐富古生物學的研究 (三)重建古環境、古地理,為古構造研究提供佐證 (四)促進找礦工作 第二章 群落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二、古生物群落的含義 (一)當前對古生物群落的理解 (二)古生物群落的特殊性 三、群落與組合、組合帶、組伴、群體、生物相、動物群、植物群等 的關係 第三章...
(1992年版、1996年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核心期刊,被《中國地質文摘》、英國《動物學記錄》(ZR)、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JST)、美國《石油文摘》(Petroleum Abstracts)、美國《地質學題錄與索引》(BIG,Georef)、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
通過小殼化石形貌特徵、功能形態、殼壁成分、結構構造、保存方式、礦化作用及沉積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研究,論證這些疑難化石的生物親緣、系統分類與分類位置,提出帶殼動物突發的機理和早期演化規律,提供小殼化石在寒武紀早期生物地層劃分對比中的新證據,討論了小殼化石埋葬學特徵,勾畫了小殼化石生物地理分 圖書目錄 前言 ...
3.演化樹、分子鐘大多數動物的核心進化基因是相同的,植物亦是如此。根據生物分類單位的基因相似性,可建立起包含全部生物門類的分子演化樹。由於相當一部分蛋白質分子進化速度具有恆定性,可以根據生物DNA之間的差異,對分子演化樹的各分支標定時間,建立起分子鐘。4.分子地層學和全球變化的分子標誌作為地質歷史時期...
這門科學的奠基者包括:J.-B. de拉馬克(無脊椎動物學)、W.史密斯(生物地層學)、G.居維葉(提出相關律及絕滅、災變等概念)、C.R.達爾文(他的進化論為古生物學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同時指出了“化石記錄的不完整性”這一缺陷)。從那時以後到20世紀中葉的百餘年間,古生物學的主流是描述古生物學和生物...
一般而言,無脊椎動物在中生代以軟體類占優勢,珊瑚類、有孔蟲類和棘皮類也有相當的數量;腕足類退化了,僅僅以小嘴貝類和穿孔貝類為代表。軟體動物中雙殼類和腹足類異常繁盛,出現了許多新科,而菊石類和箭石類在中生代海相動物群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由於它們演化迅速,分布廣泛,在中生代生物地層學研究中的作用堪稱...
巴依薩晝蜓是蜻總科巴依薩晝蜓屬動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巴依薩晝蜓 【拉丁學名】:Hemeroscopus baiscicus Pritykina 【生存年代】:白堊世早期 【地層層序】:早白堊世蘆尚墳組 【化石分布】:中國北京西山、蒙古共和國西部下白堊世查查組、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 【化石價值】:科學研究,觀賞 科學分類 目:...
各高校可根據自身人才培養定位提高數學、物理學(含實驗)和化學(含實驗)的教學要求,以加強學生的數學、物理學和化學基礎。地質學知識主要包括礦物學、沉積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層學、地球化學和歷史地質學等知識。生物學知識主要包括生物學基礎(如普通生物學等課程)、普通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
隨著這些動物的死亡,食肉動物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最終死亡。 [50] 最近研究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莎、研究員王博、研究員張海春、研究員王啟飛與天津大學教授陳玖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曉樵等合作,利用山東省跨越白堊系/古近系界線的兩口鑽井的岩心資料,基於高精度的生物地層學、古...
白堊紀開始,介形蟲動物群再次出現大發展時期。更新世至現代介形蟲屬的數量巨大。生物地層意義:中新生代海陸相地層中介形蟲可分為很多組合,具有重要的地層學意義。生態與套用 湖相介形蟲古生態學套用 1、研究介形蟲種屬的分類、組合、豐度及分異度、殼體的大小、形態、結構、殼飾及厚度;2、分析水化學條件: 鹽度、...
從生物地層學的角度看,將後生動物的大量出現和高級藻類的繁盛,作為一個新紀的開始也是有理由的。地質構造 震旦紀地層在中國最先被調查研究,是在中國命名的一個地質年代單位。1922年,A.W.葛利普在《震旦紀》一文中,將這地層明確為系一級年代地層單位,其範圍包括泰山群或五台群變質岩層之上 ,寒武紀地層之下...
徐星,1969年7月出生於新疆伊犁,祖籍江蘇淮安 [36],民盟盟員 [35],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 [11] [39],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學術院長 [31]。 徐星於1992年從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畢業 [32];199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
半深海-深海介形蟲動物群,常被認為是世界性深海冷水圈動物群,一般分布於1000~1500米海底,水溫在4~6C。介形蟲在地層學上可指示深水環境。苔蘚蟲 苔蘚蟲 (Bryozoa)。 苔蘚蟲的蟲室多為鈣質組成,蟲體很微小,群體則結聯成片,其骨骼在個別陸架區沉積中占一定比例。如在澳大利亞南岸外海苔蘚蟲骨骼是鈣質砂沉積的...
四、古生物地理分布是大陸漂移說證據之一,大陸漂移學的復興促進了古生物地 理學的發展 第二章 原生動物門(Protozoa)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放射蟲亞綱(Radiolaria)一、形態 二、分類 三、生態和地質時代 第三節 有孔蟲亞綱(Foraminifera)一、概述 二、形態 三、分類 四、生態 五、有孔蟲的生物地層學意義 第四...
現代放射蟲廣泛分布在海洋中,可以出現在海洋的透光帶,也可出現在水下數百米深度帶,甚至還可以出現在水下4000米甚至更深處。作為浮游動物,從水體中捕獲食物,除了食用細菌和有機顆粒外,還捕食各種浮遊動植物。多以分裂法繁殖,也有以孢子繁殖的。放射蟲在科學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放射蟲群落研究是生物地層學、古...
巨大鱷龍在古新世爬行動物中是不尋常的,尤其是它們比中生代的祖先還大,身長3米,比最大的白堊紀鱷龍還大1.5米。Simoedosaurus在歐洲、北美等地發現,Tchoria在蒙古發現,伊克昭龍在中國發現。鱷龍在北美發現,鱷龍獨特、沙漏狀脊椎骨在該地是生物地層學上非常重要的指標。Pachystropheus rhaeticus不確定是否為新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