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

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

於屏方博士的新著《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分別實現了可貴的超越。 首先,作者不但擁有豐富的材料,而且能對浩瀚的材料加以識別,吸取各家所長,揚棄其中的短處,進行適當的銜接和整合,融會貫通,在理論構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框架的三分觀——認知框架、語言框架和釋義框架”,並進而以漢語的動作義位為切人點,經過大量的周密分析,為詞典中的動作義位釋義提供了受一定理論統領的自成系統的最佳化模式。 其次,本書分別選取了四部漢語學習詞典與五部英語學習詞典以及與其相關的理解型詞典進行對比分析。 最後本書以充分的數據顯示:“漢語學習詞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沿襲了理解型詞典的釋義模式,‘學習’因素沒有得到彰顯,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詞典。

基本介紹

  • 書名: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
  • 作者:於屏方
  • 頁數:312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1-1
  • 字數:273000
基本信息,作者介紹,目錄,

基本信息

印刷時間:2007-11-1開本:大32開紙張:膠版紙
印次:1I S B N:9787500466604包裝:平裝

作者介紹

於屏方,山東煙臺人,2000年獲煙臺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起包括詞典學、語義學、漢英對比等。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出處學術專著兩部。

目錄

序言
圖表目錄
縮略語說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和對象
一 研究主題
二 對研究對象的細化和限定
第二節 研究理據
一 意義研究的重要性
二 動詞義位詞典釋義的缺陷與不足
第三節 研究的具體問題、方法及論文主體框架
一 研究的具體問題
二 研究方法
三 論文主體框架
第二章 相關研究述評
第一節 按範疇釋義的認知語言學根據
一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對語言範疇中範疇成員隸屬度的研究
二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對語言範疇相似性的研究
第二節 按詞類不同進行區別釋義的相關研究
一 國外按詞類釋義的相關理論研究
二 國內按詞類釋義的相關理論研究
三 按詞類釋義的詞典實踐
四 小結
第三節 針對動詞義位進行的相關研究
一 從語法視角對動詞及其共現成分的研究
二 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對動詞及其共現成分的研究
第四節 對相關研究的反思
第三章 意義的不同層面及其對應框架
第一節 詞典編纂視角下意義分析的三個層面
一 對“意義”的意義的回溯
二 詞典釋義的整合意義觀
三 詞典釋義過程中的意義分層觀
第二節 在詞典編纂視角下對“框架”模式的分析和分類
一 認知語言學的主要理論
二 對認知語言學中意義分析模式術語的梳理
三 對意義分析的“框架”模式的分析
四 對“框架”的探索性分類
第三節 認知框架與認知意義
一 認知框架的內部結構
二 以認知框架為參照的認知意義
三 認知意義在詞典編纂過程中的作用
四 小結
第四節 語言框架和語言意義
一 認知框架和語言框架分別對應的意義分析法
二 語言框架的內部結構
三 語言框架參照下的語言意義
四 語言意義在目前詞典釋義中的地位
第四章 認知和語言框架雙重製約下的動作義位
第五章 漢、英詞典中動作義位釋義的統計分析:基於抽象意義參數的定量一定性研究
第六章 基於抽象意義參數的動作義位釋義的最佳化模式
第七章 基於語義與語法對應關係的動作義位例證的選擇
第八章 抽象意義參數的歷時演變對動作義位釋義的影響
第九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