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發明,勒·夏特列原理,內容,評價,
人物生平
1850年10月8日勒夏特列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化學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從事跟化學有關的事業和企業,當時法國許多知名化學家是他家的座上客。因此,他從小就受化學家們的薰陶,中學時代他特別愛好化學實驗,一有空便到祖父開設的水泥廠實驗室做化學實驗。勒·夏特列的大學學業因普法戰爭而中途輟學。戰後回來,決定去專修礦冶工程學(他父親曾任法國礦山總監,所以這個決定可以認為是很自然的)。
187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巴黎工業大學,1887年獲博士學位,隨即在高等礦業學校取得普通化學教授的職位。1907年還兼任法國礦業部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任法國武裝部長,1919年退休。
勒夏特列於1936年9月17日卒於伊澤爾。
發明
勒·夏特列對水泥、陶瓷和玻璃的化學原理很感興趣,也為防止礦井爆炸而研究過火焰的物化原理。這就使得他要去研究熱和熱的測量。1877年他提出用熱電偶測量高溫。這是由兩根金屬絲組成的,一根是鉑,另一根是鉑銠合金,兩端用導線相接。一端受熱時,即有一微弱電流通過導線,電流強度與溫度成正比。他還利用熱體會發射光線的原理髮明了一種測量高溫的光學高溫計。
勒·夏特列原理
對熱學的研究很自然將他引導到熱力學的領域中去,使他得以在1888年宣布了一條他因而遐邇聞名的定律,那就是至今仍稱為的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的套用可以使某些工業生產過程的轉化率達到或接近理論值,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並無實效的方案(如高爐加高的方案),其套用非常廣泛。
這個原理可以表達為:“把平衡狀態的某一因素加以改變之後,將使平衡狀態向抵消原來因素改變的效果的方向移動。” 換句話說,如果把一個處於平衡狀態的體系置於一個壓力增加的環境中,這個體系就會儘量縮小體積,重新達到平衡。由於這個緣故,這時壓力就不會增加得象本來應該增加的那樣多。又例如,如果把這個體系置於一個會正常增加溫度的環境裡,這個體系就會發生某種變化,額外吸收一部分熱量。因此,溫度的升高也不會象預計的那樣大。這是一個包括對古爾貝格和瓦格宣布的著名的質量作用定律在內的非常概括的說法,並且它也很符合吉布斯的化學熱力學原理(其實,這個說法是如此的概括,甚至可以不無風趣地用於說明人類的行為)。
勒·夏特列原理因可預測特定變化條件下化學反應的方向,所以有助於化學工業的合理化安排和指導化學家們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生產所希望的產品。例如哈伯藉助於這個原理設計出他的從大氣氮中生產氨的反應,這是個關係到戰爭與和平的重大發明,也是勒夏特利埃本人差不多比哈伯早二十年就曾預料過的發明。勒夏特利是發現吉布斯的歐洲人之一,又是第一個把吉布斯的著作譯成法文的人。他象魯茲布姆一樣,致力於通過實驗來研究相律的含義。他死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八十六歲了,備受尊敬,子孫滿堂。
內容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1.濃度:增加某一反應物的濃度,則反應向著減少此反應物濃度的方向進行,即反應向正方向進行。減少某一生成物的濃度,則反應向著增加此生成物濃度的方向進行,即反應向正方向進行。反之亦然。
2.壓強:增加某一氣態反應物的壓強,則反應向著減少此反應物壓強的方向進行,即反應向正方向進行。減少某一氣態生成物的壓強,則反應向著增加此生成物壓強的方向進行,即反應向正方向進行。反之亦然。
3.溫度:升高反應溫度,則反應向著減少熱量的方向進行,即放熱反應逆向進行,吸熱反應正向進行;降低溫度,則反應向著生成熱量的方向的進行,即放熱反應正向進行,吸熱反應逆向進行。
4.催化劑:僅改變反應進行的速度,不影響平衡的改變,即對正逆反應的影響程度是一樣的
評價
勒·夏特列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化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法蘭西處於危急中,他勇敢地擔任起武裝部長的職務,為保衛祖國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