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伴村委會是一個漢族、傣族、瑤族、哈尼族和彝族混居的村委會,其中傣族有1679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0.55%。傣族與古"百越"人有淵源關係。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信仰小乘佛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勐伴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伴鎮
- 人口:4141(2006年)
勐伴村,人口衛生,文化教育,自然資源,基層組織,基礎設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勐伴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71戶,共有鄉村人口4141人,其中男性2151人,女性1990人。其中農業人口4141人,勞動力2355人。該村以傣族、瑤族為主,是傣族、瑤族、哈尼族等混居地,其中傣族1679人,瑤族1042人、哈尼族681人,其他民族739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48人,占人口總數的5.99%;參加農村合作醫3939人,參合率95.12%;享受低保8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5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4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17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7人,其中小學生413人,中學生214人。
全村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413畝(其中:水田4803畝,旱地17610畝),人均耕地5.42畝,主要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西瓜、辣椒 等作物;擁有林地6043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3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44畝,主要種植 橡膠、甘蔗、砂仁、西瓜、辣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0畝,其中養殖面積38畝。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0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50人,少數民族黨員250人,其中男黨員198人、女黨員52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勐伴村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城子、納卡、曼里、光明、團結、紅衛、曼崗、回粉等17個村 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4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168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71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871戶通電,有6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4.74%和87.7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5戶(分別占總數的92.42%和92.42%)。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完全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673輛,機車9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03畝,有效灌溉率為21.4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6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3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9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桿欄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403戶居住於桿欄結構的住房。
經濟發展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72.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37.16萬元,占總收入的75.36%;畜牧業收入45.18萬元,占總收入的2.0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51頭,肉牛120頭);漁業收入23.60萬元,占總收入的1.09%;林業收入429.38萬元,占總收入的19.77%;第二、三產業收入14.10萬元,占總收入的0.65%;工資性收入46.74萬元,占總收入的2.15%。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6.7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8人(占勞動力的2.46%),在省內務工48人,到省外務工10人。
新農村建設
為全面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格局,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辦法》的要求,通過幾年來黨委政府及廣大農民民眾的共同努力,勐伴村委會的城子三組、四組、紅衛被列為第三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現已投入44萬餘元用於建村辦公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各村內衛生道路需硬化;2、各村組需建有辦公用房各一間,娛樂場所各1個,公廁各2個;3、農田灌溉維修水溝、水壩。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種植橡膠及冬季作物;2、發展科學養豬、養雞,逐步形成規模化、科學化發展;3、改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