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餐,意即努力為大眾辟吃飯場所,於1931年開業,原設於成都市三橋南路(今人民南路),後遷至祠堂街,以車耀先(當時是中共四川特委委員,以經商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名義創辦,以經營四川風味大眾飯菜為特色,鄧穎超等曾在這裡與車耀先會面,1944年冬被捕後,餐廳由其妻弟繼續經營,主要名菜有“宮保雞”、“白汁魚”、“生燒什錦”等·以“努力為大眾辟吃飯場所”為宗旨,倡導“勤、儉、勞”的品質,開創現代平民“快餐店”先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努力餐
- 本質:餐廳
- 成立時間:1931年
- 所屬地區:成都市三橋南路
- 創始人:車耀先
- 宗旨:努力為大眾辟吃飯場所
文化淵源,歷史沿革,歷史意義,地圖信息,
文化淵源
(一)“努力加餐”的出處是卓文君的一首詩《白頭吟》的附言《訣別書》: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者,西漢蜀中才女也。臨邛(邛崍)人,貌美,善撫琴。書生司馬相如撫琴一曲《鳳求凰》,點燃了他們心上的愛情火焰。於是他們私奔成都。他倆生活無著,便在成都“當壚賣酒”。後來,司馬相如因一篇《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於是召他進京並委以重任。他赴京五年未曾回家,忘卻了共度苦難的文君,又生出納妾的念頭。獨守空房的卓文君,在傷心之餘,給京城的丈夫寄去一首《白頭吟》的詩,說“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不料今日“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她在詩後附上《訣別書》說:家中的古琴依然放在案頭,而將故曲換成了新音。……朱弦斷了,明鏡缺了,我的芳華已逝,只能作白頭吟了,望你努力加餐,從此不要再想我了。成都的錦水依然長流,我與你就此長別了吧!
讀了詩和信,司馬相如想到當年的柔情蜜意和患難與共,羞愧萬分,遂放棄納妾。於是他親駕駟馬高車,日夜兼程回到成都,把卓文君接到了京城。這輛馬車和駕車的司馬相如的巨大銅像,如今就安放在成都西隅的撫琴路上,路旁至今還有一間“文君酒家”呢。
(二) 在著名的《古詩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中也用了“努力加餐”這句話。這是東漢末年動盪歲月中的一首亂離相思之歌。大意是說:思婦與丈夫一別,“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音訊渺無。遊子啊,你為什麼還不歸來啊!衣帶漸寬,人已憔悴。她猜測疑慮,是不是他另有新歡了?她陷入了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但她又想,“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與其憔悴自棄,不如自珍自重,多吃一點飯,保重身體,“留得青山在”,或許還有夫妻團聚的機會。這話,看似無奈,其實也是無奈之中的積極之舉。
歷史沿革
(一)1929年5月,川軍出身的車耀先(當時是中共四川特委委員,以經商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在加入共產黨後,在三橋南街創辦了“努力餐”,並於次年5月搬遷到祠堂街。從此,這裡成為中共四川省委一個秘密的黨組織聯絡點,車耀先在這裡創辦救亡刊物,宣傳抗日,傳播革命。1946年車耀先被捕就義之後,出身貧寒卻深明大義的妻子車體先仍堅持打理一切,一直到1954年去世。
(二)1956年,“努力餐”經過公私合營改造後成為國營企業,隸屬於成都市飲食公司祠堂街商店。上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在成都看見的這家餐館,原本叫做“努力加餐”。那時它在祠堂街,瓦房,普通川菜館,大眾飯菜,勞苦大眾都可以進去用餐。轉眼間來到1984年,由於人民公園面臨擴建,有關部門將祠堂街上的老“努力餐”拆除,按照原來的規模和風貌在不遠處的金河路上整體重建。1985年7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努力餐”酒樓為文物保護單位。
(三)1999年,努力餐由成都銀杏餐飲有限公司全權經營管理。現餐廳經過重整、裝修,富麗堂皇的仿古建築格外引人注目。
歷史意義
開成都平民“快餐店”先河
創辦人車耀先曾在餐館牆壁上留下一副對聯:“要解決吃飯問題,努力,努力!論實行民生主義,庶幾,庶幾!”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來到“努力餐”時,店裡的顧客正品嘗著這裡的川菜、粵菜,看起來與一般酒樓無異。
“我們這酒樓已經有80多年歷史了。新中國成立前共產黨員來這裡時,只需說出‘一菜一湯’的暗號,就可以不用花錢買單。”酒樓經理、中共成都市努力餐支部委員會書記郭東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新中國成立前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在成都地下活動的據點,其創辦者是廣為人熟知的車耀先。
成都商報記者在酒樓看到,其一樓有一間十餘平方米的陳列室,酒樓創辦人車耀先的雕塑立於陳列室進門處,已經泛黃的史料陳放在玻璃櫥窗里。
陳列室名為“車耀先紀念室”。成都市黨史研究室有關負責人介紹,1928年冬天,車耀先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風中加入中國共產黨。根據黨組織的指示,為了不暴露身份,車耀先在祠堂街牌坊巷口開了一家“新的麵店”,專門經營“燉雞面”,該面價廉物美,營養豐富,深受顧客歡迎;1929年,車耀先將麵店遷至山橋南街更名“努力餐”;1930年夏天,他又將“努力餐”遷移回祠堂街,作為地下黨的秘密聯絡點。
餐館創立之初,車耀先曾親筆在餐館牆壁上留下一副對聯:“要解決吃飯問題,努力,努力!論實行民生主義,庶幾,庶幾!”他經常提醒廚師:“庶民百姓到我們這裡來進餐,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吃好,做到物美價廉。”
然而,在戰亂年代,讓百姓吃上物美價廉的飯菜並非易事。為此,“努力餐”天天按時出售“大肉蒸餃”和“大眾蒸碗飯”。每天一開門,趕來吃“大眾蒸碗飯”和“大肉蒸餃”的市民絡繹不絕。從某種程度上講,當時的“努力餐”開了成都平民“快餐店”的先河。
抗日救亡人士的活動中心
革命者只要在“努力餐”喊出“一菜一湯”的暗號,餐館就會為其提供免費餐飯。
車耀先根據黨的指示,以“努力餐”老闆的身份作掩護,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努力餐”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革命據點。革命者只要喊出“一菜一湯”的暗號,餐館就會為其提供免費餐飯。就這樣,“努力餐”默默接濟了許多當時生活上存在困難的革命者。
1937年1月,車耀先用餐館內兩間屋子作為編輯部辦公室,創辦《大聲》周刊。他用筆名發表大量文章,揭露親日派挑動內戰的陰謀,積極宣傳抗日,反對內戰。該刊曾多次被國民黨反動派查封,不得不先後改名為《大生》《圖存》等。從1937年1月創刊到1938年8月13日停刊,共出刊61期,疾呼抗戰,反對妥協,成為當時四川抗日救亡運動的喉舌。
1937年,成都地區各抗日救亡團體骨幹聯合成立“成都各界救國聯合會”,“聯合會”的日常工作和聚會就在“努力餐”。自此以後,抗日救亡運動不但可以統一行動,也加強了成都抗日救亡組織同全川各地抗日救亡組織的聯繫。
初創時的招牌菜至今仍在賣
多年來,“努力餐”不僅建築外觀一直沒有改變,主營業務也從未改變,而且以後也不打算改變
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努力餐”當年進行的種種宣傳抗戰活動,其實早為國民黨所注意。1940年春,國民黨發動了反共高潮,在成都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搶米事件”,妄圖以此打擊抗日進步力量,破壞中共建立的統一戰線。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國民黨特務借收電報之名敲開“努力餐”的大門,秘密逮捕車耀先,將他先後囚禁於貴州息烽集中營和重慶渣滓洞。在獄中,車耀先抓住一切機會學習,並從國民黨特務的“攻心武器”曾國藩家書中受到啟示,給子女寫下遺書。縱使國民黨特務用盡心機,車耀先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也拒絕為國民黨工作。1946年8月18日,車耀先最終被殺害於重慶松林坡。
郭東升回憶,1940年車耀先被捕後,“努力餐”由車耀先的親屬經營。新中國成立後,“努力餐”由國有成都市飲食公司負責經營。上世紀60年代,“努力餐”經營權被下放至青羊區飲食公司。至上世紀80年代,由於城市改造,“努力餐”後退約幾十米,在金河路1號原貌復建。
“後退前的位置,就是現在金河路與人民公園交界處的十字路口。”郭東升說,2001年國企改制後,“努力餐”成為成都市通錦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分公司,但其他方面並未改變。
成都市黨史研究室有關負責人稱,2008年底,青羊區委組織部撥付專款對“努力餐”進行布置,“努力餐”被列為成都市黨史教育基地,車耀先的革命事跡也被作為青羊區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的重要課程。
如今,生燒什錦、宮保童雞、白汁皖魚等“努力餐”初創時的招牌菜仍在賣。酒樓的桌子上,大都擺放著一張紅色的“努力餐”宣傳資料,上面印有“努力餐”歷史及車耀先的事跡簡介。 “多年來,‘努力餐’不僅建築外觀一直沒有改變,主營業務也從未改變,而且以後也不打算改變。”郭東升說,“努力餐”這個名號承載了太多的歷史,他們會一直珍惜。
70多年前,革命烈士車耀先在成都創辦了針對貧苦大眾就餐的“努力餐”餐館;70多年後的今天,“努力餐”的商標已不再屬車家所有,餐廳所售飯菜也不再滿足低收入階層。車耀先烈士的後人稱,現在的“努力餐”已違背了他創立時的宗旨,要求收回“努力餐”的商標。
地圖信息
地址:金河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