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迪

1848年,歐洲革命風暴很快席捲了義大利波河平原亞平寧半島。民主派發動羅馬人民起義,推翻了教皇的統治,提出了召開義大利制憲會議的號召,羅馬共和國誕生了。當革命的三色旗在羅馬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以法國為首的武裝干涉者已經從四面八方包圍了剛剛誕生的羅馬共和國。為了打擊外國的武裝干涉,同年5月,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迪挺身而出,組織起一支2500人的軍團,決心捍衛民主,捍衛新生的共和國,擊潰那不勒斯軍。

基本介紹

  • 本名:加里波迪
  • 出生地:羅馬共和國
  • 主要成就:捍衛新生的羅馬共和國,擊潰那不勒斯
  • 軼事時間:1848年
相關事件,軼事典故,史籍記載,歷史評價,

相關事件

羅馬共和國由於剛剛建立,局勢尚未完全穩定下來,內部秩序還十分混亂。敵對勢力趁機派了一些間諜,偷偷混入羅馬城中,企圖刺探共和軍團的情報。為了迷惑敵人,加里波迪巧施了瞞天過海之計。他將出發時間定在晚上,趁夜色昏暗行軍。同時,他選擇波波洛廣場作為出發地點,經過波波洛門出城。這樣,即使那些間諜們發現了,也會誤以為他們是出兵遠征法軍,而決計想不到他們是去攻打駐紮在方向完全相反的那不勒斯軍隊。出了羅馬城後,加里波迪又率領共和軍團迂迴行軍,並不斷改變行軍的方向,繞了很大一個圈子後,才突然朝那不勒斯軍方向挺進。
加里波迪為了確切保證行軍的安全,使共和軍團不致遭敵人的埋伏或突襲,還派出騎兵對行軍前方進行偵察。在崎嶇不平的地區,軍團往往先停止前進,由騎兵偵察後確認安全了,再啟程前進。他們走一段停一會兒,停一會兒又走一會兒,不僅確保了行軍安全,而且讓部隊得到了充分的時間休息,就這樣,由於部隊休息充分,保持了充沛的體力,實際上行軍速度更快了。這實際上也避免了部隊抵達目的地時因為行軍疲勞而處於不利局面。

軼事典故

加里波迪的羅馬共和軍團的突然到來,著實令那不勒斯軍隊大吃一驚。就在他們驚惶不安的時候,加里波迪已經率領軍團逼近了敵軍陣地。他派出兩個連的兵力占領了整個戰場的制高點。加里波迪從容地登上了制高點,指揮戰鬥。他在這裡可以將戰場情勢一覽無餘,並可以通過號兵傳達他的作戰意圖。進攻開始了,共和軍團戰士們在號音的指揮下,勇猛殺敵,使那不勒斯軍陣腳大亂,很快便被擊潰了。加里波迪見敵人企圖逃跑,便下令全線衝鋒,痛殲逃敵。這場戰鬥前後不到3個小時,那不勒斯軍的6000人在共和軍團2500人的猛攻下幾乎全軍覆沒。

史籍記載

戰鬥結束一周之後,那不勒斯人重新集結力量,企圖捲土重來。這次那不勒斯軍十分強大,共有2萬人馬和30門大炮,並且占據了韋萊特里、帕萊斯特里和阿爾巴諾等戰略要地,左翼憑靠大海,右翼倚恃亞平寧山脈,控制了通向羅馬的必經之路,在兵力、裝備和地形等方面都占據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加里波迪率領1萬名共和軍團士兵迎擊敵人。他決定迅速占領山谷,奪取敵軍對外聯繫的側翼陣地,以便切斷敵軍的退路,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的薄弱處,不料,那不勒斯軍看破了加里波迪的意圖,並沒有輕易上鉤,相反還主動放棄了一些陣地,將全部兵力收縮到韋萊特里城一線,準備以優勢兵力同加里波迪決一死戰。
加里波迪看見軍情有變,及時放棄了先前的各個擊破的作戰意圖,果斷地決定,先誘敵出擊使其孤軍深入,然後予以痛殲。他親自率領一支1500人的突擊隊,逼近韋萊特里城,再派出一支小分隊到城下偵察地形,並故意招招搖搖,引起敵人的注意。果不其然,那不勒斯軍見共和軍團的人馬很少,想一口吞掉他們,便出動步兵和騎兵向小分隊發起衝擊。小分隊見敵人果真出動了,就依照加里波迪的命令且戰且退,把敵人引向伏擊圈。
追了一陣後,敵步兵十分睏乏,不由地放慢了速度,在公路上以密集隊形慢慢行走,而騎兵衝鋒很迅猛,由於步兵放慢速度而失去了掩護,以至於孤軍深入,很快便進入了共和軍團的伏擊圈。加里波迪見敵人上鉤了,不失時機地下令埋伏在兩側山上的共和軍團士兵射擊。敵騎兵遭此突襲,頓時亂作一團,想開槍還擊,無奈共和軍團早已占據了有利地形,便只有挨打的份兒。很自然,那不勒斯軍騎兵傷亡慘重。

歷史評價

半小時後,加里波迪見敵人已經潰不成形,便親自率領50多名騎兵向敵人猛衝下去。敵軍的戰馬同加里波迪的戰馬撞在一起,將他摔倒在地。加里波迪迅疾地一躍而起,飛身上馬,繼續戰鬥。戰士們見加里波迪死裡逃生,頓時勇氣倍增,更加勇猛地投入戰鬥,殺得敵軍落花流水。
初戰告捷,共和軍團士氣大振,形勢對共和軍團十分有利,加里波迪打算乘勝追擊,向敵人發出總攻,但他手下只有區區1500人,而敵軍卻有2萬之眾,於是他向總司令羅塞利請求迅速增援。而羅塞利卻猶豫不決,遲遲不予答覆,以致殆誤了殲敵良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