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
資本品(CAPITAL GOODS):機器、設備以及為提高生產能力而建造的建築物。
經驗主義的(EMPIRICAL):依觀察、尤其是統計數據而得的。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在不考慮折舊、避免重複計算和不包括非法及家庭自給自足生產的情況下一個經濟體的總產量。
存貨投資(INVENTORY INVESTMENT):存貨的增加;存貨規模的擴大。
投資品(INVESTMENT GOODS):用於增加生產能力的一切物品,包括耐用資本品和存貨。
產生
加速原理最早出現在艾伯特·阿夫塔
里昂(Albert Aftalion)的《生產過剩的周期性危機》(1913年)一書中。後來在J·M·克拉克(J·M·Clark,1917年)、A·C·庇古(A·C·Pigou,1927年)等人的著作中,把它作為決定投資和解釋經濟周期的原理加以探討。
內容
(1)
引致投資不是預期收入的函式,而是預期收入增量的函式,即投資不是決定於預期收入的絕對量,而是決定於其變動量;
(2)
加速數的大小表示預期收入與投資變化幅度的比較。如果加速數大於1,預期收入小幅度的變化會引起投資較大幅度的變化,如上表中第3年年銷售額僅增加1萬,
淨投資增加5萬;如果加速數小於1,收入較大幅度的變化會引起投資較小幅度的變化。
(3)要使投資
增長率保持不變,收入必須按一定比率連續增長;如果預期收入增長率放慢,投資就會減少或停止。這意味著即使收入水平不下降,只要放慢增長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資衰退和整個
經濟衰退。
(4)加速原理的作用是雙向的,既包括加速增加,又包括加速減少;
套用
加速原理適用於任何投資品。如果對某種商品的需求的增長率下降了,該原理表明對於生產這種商品的投資品的需求也將會下降。其中,最有趣的套用之一便是建築業。如果某個社區人口迅速增長,那么多於建築業提供的服務的需求將會迅速上升,由此建築業便火爆起來。如果讓人口繼續增長但放緩了速度,那么所需新房屋的數量將下降,沒有意識到人口增長率降低了的房屋建造者很可能超額建設,由此只能折本賣出新房屋。
另一個有趣的套用便是存貨投資,也叫存貨變化。存貨投資指的是某種存貨數量的增加,而不是存貨品種的增多。假設一個零售店為了更好地 為其顧客服務,總是希望在每個時期記憶體貨與銷量大致相當。
加速原理的一個最突出的套用便是它與凱恩斯乘數的互動作用。乘數表明投資支出的增加會導致收入增加,由此引起消費支出的增加;因此,它對GNP有一種乘數效應。加速原理則表明消費的增加會引起投資的上升。因此,初始的投資增加由於乘數效應將導致更多的消費,消費的增加又會引起更多的投資,而投資的增加又會導致更多的消費,如此等等。
關係
乘數原理和加速原理的比較
(1)乘數原理說明投資的變化如何引起收入的變化。與此相反,加速原理說明收入的變化如何引起投資的變化,即收入對投資的決定作用。
(2)
乘數是表示投資增加會引起收入增加到什麼程度的係數;與此相反,
加速數是表示收入或消費增加會引起投資增加到什麼程度的係數。
乘數論與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關係
“加速原理”與“乘數論”所要說明的問題各不相同。“乘數論” 是要說明投資的輕微變動何以會導致收入發生巨大的變動,而“加速原理”則要說明收入的輕微變動何以也會導致投資發生巨大變動。但二者所說明的經濟運動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
總量經濟學正是利用所謂“
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來“解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據說,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生產和銷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急劇下降,而
乘數的作用又使得生產和銷售進一步急劇降減,後者再通過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成為負數(或負投資)。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加劇了生產萎縮的累積過程。一旦當企業的資本設備逐漸被調整到與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適應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負投資停止下來,投資狀況的稍許改善也會導致收入重新增長,於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開始。收入的重新增長,又通過加速數的作用,導致新的“
引致投資”;後者又通過
乘數的作用,促使收入進一步急劇增長,這便開展了經濟擴張的累積過程。這個累積過程會把國民經濟推到“
充分就業”的最高限,並從那裡彈回來而轉入衰退。
總量經濟學把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完全歸咎於收入和投資二者之間“
加速數”和“乘數”相互作用的結果。儘管所謂“乘數”效應或“加速數”效應是社會化生產的
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客觀機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資本主義
經濟波動的進程,但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波動的根源在於
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在於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社會化生產和私人資本主義占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