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玉大峽谷

加玉大峽谷

加玉橋和加玉大峽谷是洛隆縣連線祖國內地的必經之道,位於洛隆縣東北部65公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加玉大峽谷
  • 地理位置:西藏洛隆縣
  • 洛隆縣距離:65公里
加玉橋和加玉大峽谷是洛隆縣連線祖國內地的必經之道,位於洛隆縣東北部65公里處。峽谷內群山疊嶂,兩岸山崖陡峭險峻,氣勢雄偉壯觀,有“一夫當道,萬夫莫開”之勢,素有“一線天”之美稱;峽谷中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山、樹、水互連共處。雕刻在石壁上的漢文古詩,距今有三百年左右的歷史,給加玉峽谷平添一股悠久與神秘之氣。
關於加玉橋的來歷,在馬利鎮有兩個不同的傳說版本——
第一種版本是:傳說過去到拉薩必過怒江,百姓就去算卦看在哪兒修橋更好更長久。蓮花生大師脫下左腳的鞋子,扔到江上,說鞋子卡在哪兒就在哪兒修橋。鞋子漂呀漂,漂到現在加玉橋的位置,卡在了岸邊,於是百姓就在此處修建了加玉橋。現在橋邊山坡上還有一個叫夏依的小村莊。“夏依”藏語意為“右腳鞋子”,就是“加玉”的不同音譯。
另一種版本是:加玉橋藏語叫做“加玉桑巴”,“桑巴”就是橋,意思是“漢女流汗江”或“漢女流淚橋”。相傳唐時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乾布聯姻,長途跋涉,終日勞累,汗流如雨,匯流成水,變成“漢女流汗江”;在橋上,見水勢險惡,思念故土,落淚成河,故名 “漢女流淚橋”。
第一種傳說聽來神奇,而第二種傳說卻更讓人感到親切。因為文成公主是漢藏友好的象徵,藏族民眾更願意家鄉有她的足跡,那是一種由衷的榮耀。
藏漢民族團結,是從文成公主開始的,從那時起,藏漢就成了一家人。民族團結就像綿綿不絕的怒江水,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1951年7月當地居民一起幫助解放軍修路。再後來,連線昌都、洛隆、邊壩的303省道開通,在離老加玉橋2公里的怒江上,架起了能通汽車的木橋。1974年,又建起了昌都第一座水泥拱橋,從此,怒江天險變通途。2004年3月,國家投資363萬元,對加玉橋進行舊橋加固,同年5月完成。如今的加玉橋,牢固、寬敞、安全,成了當地村民的致富橋。加玉橋是溝通洛隆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十分雄偉,已載入西藏橋樑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