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六物丸

加減六物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一(注文)引《肘後備急方》。具有清胃瀉火,養陰增液之功效。主治消渴熱中,多食易飢,形體消瘦,大便乾燥,舌紅苔黃或苔少,脈數或滑實有力。

基本介紹

  • 名稱:加減六物丸
  • 出處:《外台秘要》卷十一(注文)引《肘後備急方》
  • 組成:栝樓根、麥門冬、知母、人參、苦參、土瓜根
  • 功用:清胃瀉火,養陰增液
  • 主治:消渴熱中,多食易飢,形體消瘦,大便乾燥,舌紅苔黃或苔少,脈數或滑實有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方,

組成

栝樓根八分,麥門冬(去心)六分,知母五分,人參、苦參、土瓜根各四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以牛膽汁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麥粥汁送下,一日三次;未知,稍加至三十丸。

功用

清胃瀉火,養陰增液。

主治

消渴熱中,多食易飢,形體消瘦,大便乾燥,舌紅苔黃或苔少,脈數或滑實有力。

方義

本證胃熱熾盛,津液耗傷。胃火熾盛,腐熟水谷力強,故多食易飢;熱盛耗傷津血,無以充養肌肉,故形體消瘦;大腸失潤,故大便乾燥;舌脈亦為胃熱傷津之象。栝樓根清肺胃之熱,並生津潤燥止渴;麥門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並清心除煩;知母泄肺胃之火,並滋陰潤燥。三藥共同清泄肺胃火熱,滋養肺胃之陰。人參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苦參清熱利濕;土瓜根苦寒清熱,並有益氣之力,《神農本草經》雲其“治消渴,……止小便數不禁”。諸藥合用,肺胃之火熱得清,陰液得滋,消渴熱中諸症可消。

加減化裁

咽乾者,加麥門冬;舌乾,加知母;脅下滿,加人參;小便難,加苦參;小便數,加土瓜根,隨患加之一分。

附方

名稱:地黃丸
組成:生地黃汁、生栝樓根汁、牛羊脂、白蜜、黃連
用法:上合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飲送下,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次
主治:消渴面黃,手足黃,咽中乾燥,短氣,脈如連珠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除熱,止渴,補養
名稱:茯神煮散
組成:茯神、蓯蓉、葳蕤、生石膏、黃連、栝樓根、丹參、甘草、五味子、知母、人參、當歸、麥櫱
用法:上藥治下篩。每服三方寸匕,以絹袋盛,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一日二次
主治:消渴,虛熱四肢贏乏,渴熱不止
出處:《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清熱滋陰,生津養胃
名稱:黃芪湯
組成:黃芪、芍藥、生薑、桂心、當歸、甘草、麥門冬、乾地黃、黃芩、大棗
用法:上藥磨碎,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每日三次
主治:中消,虛勞少氣,小便數
出處:《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益氣補血,養陰生津
名稱:豬肚丸
組成:豬肚、黃連、粱米、栝樓根、茯神、知母、麥門冬
用法:上為末,納豬肚中縫塞,安甑中蒸之極爛,接熱及藥,木白中搗為丸;若強,與蜜和之為丸,如梧桐子大。隨渴即飲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每日二次
主治:中消,胃熱津傷,多食易飢,口乾多飲,小便數,大便乾燥,心煩失眠,夢遺
出處:《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滋陰清熱,益胃生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