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恩提出的對爬路法的改進方法,又稱萊恩滲徑係數法或萊恩法。
1935年美國教授萊恩(E.W.Lane)對修建在土基上大量的圬工建築物地下滲流資料分析後,提出爬路中水平滲徑的阻滲效能只有垂直滲徑的阻滲效能的1/3.按有效滲徑長度,即垂直滲徑與水平滲徑乘1/3的和來判斷地下滲透破壞的可能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權爬路法
- 外文名:Weighedline of creep method
- 其他名稱:萊恩滲徑係數法,萊恩法
優缺點
萊因法考慮到沿爬路垂直滲徑的防滲效能高於水平滲徑的防滲效能,較之勃萊法前進了一步,但除特殊形狀的地下輪廓線之外,他仍以沿爬路的接觸滲流為判斷能否發生管涌的依據,並假定滲透坡降和滲透流速沿加權爬路不變,這些仍與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由於他根據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比較合理地引入了“加權”的概念,使用此法所算得的滲透坡降、滲透流速和滲透壓力都較勃萊法準確,滲徑長度與地下輪廓線的形狀也發生了一定的關係,因此,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它已逐步取代了勃萊法。近30年來阻力係數法、流網法、電比擬法和有限單元法都有所發展,但作為一種簡便的近似計算方法,萊因法仍繼續為不少國家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