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關於印發《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工作方案
- 頒布時間:2021年8月23日
全文
教育部關於印發《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 耕讀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
教育部關於印發《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 耕讀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高函〔202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大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教育部
2021年8月23日
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耕讀教育踐行“亦耕亦讀”,是農林院校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弘揚我國耕讀傳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綜合性育人功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人才是重要的支撐力量。長期以來,我國涉農高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耕讀教育改革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批人才。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存在著耕讀教育不系統、與“三農”實際聯繫不夠緊密、實踐育人環節有待加強、畢業生面向農業農村就業創業人數較少等問題。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讓學生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向農業,了解鄉情民情,學習鄉土文化,對提升學生學農知農愛農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課程實踐和耕讀傳家為關鍵,緊密結合現代農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實際,積極探索新時代耕讀教育新內涵、新模式,注重教育實效,培養高素質新型農林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則
——把握育人導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將農林專業的課堂開設到廣袤的田野上,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農業農村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體現時代特徵。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針對現代農業新業態新技術,深化科教協同、產教融合,拓展耕讀教育內涵與外延,創新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進新時代耕讀教育的新探索新實踐。
——堅持因地制宜。涉農高校結合辦學特色和各地農業農村育人資源,健全完善協同育人機制,深度挖掘提煉耕讀教育元素,將耕讀教育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四、任務舉措
1.把握耕讀教育基本內涵。耕讀教育不僅是亦耕亦讀的教育方式,也是情懷使命、價值追求、生命與人文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涉農高校加強耕讀教育要以紮根“三農”為關鍵、以培養知行合一為重點,既要強化學生耕讀文化學習,增強學生愛國愛民之情懷,又要把教育教學與農業生產實際相結合,著力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現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構建耕讀教育課程教材體系。加強學生傳統農業文化教育,將耕讀教育相關課程作為涉農專業學生必修課,編寫中華農耕文明等教材,強化有關中華農耕文明、鄉土民俗文化、鄉村治理等課程教學。加強農業特色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體現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業態新變化,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學生“大國三農”情懷。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耕讀教育元素,科學合理地融入課程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3.多渠道拓展實踐教學場所。加強耕讀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支持涉農高校依託農科教基地、農業文化遺產地、國家現代農業園等社會資源,以及農民豐收節、美麗鄉村建設等活動,建設一批耕讀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品牌項目,每學期有計畫地安排學生到農村、到林區、到實踐基地、到生產一線現場調研考察、實地學習,增強學生服務“三農”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涉農專業實踐教學的比重,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聯動的實踐教學平台,加快建設區域性共建共享農林實踐教學基地,讓農林教育走出“書本”、走下“黑板”,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山水林田湖草,涵養學生勤儉、奮鬥、創新和奉獻的勞動精神,增強學生在“希望的田野”幹事創業的能力。
4.建設專兼結合的耕讀教育教師隊伍。推動涉農高校普遍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依託中心開展耕讀教育專項培訓,提高教師耕讀育人的意識和專業化水平。加大“雙師型”教師建設力度,支持涉農高校與地方政府、農林企業共建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基地,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鼓勵和支持高校聘用企業技術人員、農林科技專家、鄉村工匠、種養能手等兼任耕讀教育師資。培育和造就一支理想信念與道德情操兼具、教學與實踐能力兼備、專職與兼職互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5.加強耕讀傳家校園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將中華耕讀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思想引領,以“名師講堂”“博讀經典”等活動形式,推進耕讀文明進校園、進課堂,讓學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注重文化薰陶,將農耕文明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和美育實踐中,讓學生在校園文化環境中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榜樣帶動,以師生、校友中的優秀典型人物激勵師生踐行“勤耕重讀”的理念,引導和鼓勵學生激揚青春、報國奉獻。
五、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涉農高校要制定加強耕讀教育的具體方案,統籌推進耕讀教育的組織實施、過程管理與總結評價等。
2.加強經費保障。涉農高校要給予經費保障,支持耕讀教育師資隊伍、實踐基地等建設和耕讀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研究,提高涉農高校勞動教育質量。
3.強化督導檢查。對學校組織實施耕讀教育情況進行督導,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