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認定原有的行為就不會再去考慮其他方面的作用。功能固著的產生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功能固著對於我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消極影響,因此應該採用各種方法消除負面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能固著
  • 外文名:FunctionalFixedness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讀音:gōng néng gù zhuó
簡介,舉例,功能固著心理,現實高於教條,功能發揮,產生原因,心理因素,行為習慣,消除方法,影響抑制,

簡介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們能否改變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適應新的問題情景的需要,常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功能固著對解決新問題有很大的阻礙作用。人們能否改變事物的固有功能,適應解決新問題的需要,往往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只看到某種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種心理上的阻塞,它可以通過抑制以前同其他一些用途相聯繫的物體的新功能的知覺,對問題解決產生不利的影響。

舉例

例如,對於電吹風,一般人只認為它是吹頭用的,其實它還有多種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跡等的烘乾器;磚,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建築,然而我們還可以用它來當武器、坐凳等。
功能固著影響人的思維,不利於新假設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
東科爾盒子問題實驗,讓被試把三支點燃的蠟燭,沿著與木板牆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板牆上。發給被試的材料是三支蠟燭、三個紙盒、幾根火柴、幾個圖釘。把發給第一組的所有材料分別裝進三個紙盒裡,而發給第二組的所有材料放在三個紙盒之外。結果是:第二組有86%的被試按時解決了問題;第一組只有41%的被試按時解決了問題。為什麼第一組被試的成績不如第二組被試呢?原因在於第一組被試一開始就把紙盒的功能固定地看成裝東西的容器,而沒有看到紙盒還有當燭台用的功能,所以沒能順利解決問題。第二組被試一開始就沒有把紙盒看成僅僅是裝東西的容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想到了當燭台用,所以順利地解決了問題。

功能固著心理

一個人看到一種慣常的功用或聯繫後,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難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如此就很難產生創新思維 ,如吹風機只能吹乾頭髮,卻忘了也可以吹乾濕衣服。
在一次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拿出一隻蠟燭、一枚圖釘、一盒火柴,要求學生利用這三個條件,把蠟燭點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牆壁上。全體學生思考了很久,無人想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這是一個趣味實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只需用火柴把蠟燭點燃,然後用圖釘把空火柴盒固定在牆上,再用蠟油把蠟燭粘在火柴上,這個問題就這么輕易地解決了。
大家之所以沒能想出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原因是他們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是把火柴盒看作是裝火柴用的,而沒想到它還可以用來固定蠟燭。“功能固著”現象使我們趨向於以習慣的方式運用物品,從而妨礙以新的方式去運用它來解決問題。
這裡所反映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功能固著心理。所謂功能固著心理,是指一個人看到一種慣常的事物功用或聯繫後,就很難看出其他新的功用和聯繫:如果初次看到功用或聯繫越重要,也就越難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我們再以赫林和希爾的一個實驗為例,讓被試站在一間小房子的白線後面,把兩個鐵環放在垂直的木釘上。他可以在室內自由走動,運用任何物品幫助他解決此問題;但不許把鐵環拾起來直接放在木釘上。房間裡有兩根木棒,單獨用一根夠不到鐵環,兩根木棒用繩子接起來就能順利地解決問題。
對於一組被試,繩子掛在牆上的一枚釘子上,它沒有固定的用途;這時被試很順利地用這根繩子解決了問題。對於另一組被試,繩子也掛在那枚釘子上,但它用來掛日曆或其他別的東西;這時大多數被試沒有發現繩子能用來解決問題。雖然他們都知道室內的任何物品均可用來解決問題;但繩子掛了日曆,它的用途似乎“固定了”,因而就看不出它還能用來捆木棒。
類似的現象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經常發生。功能固著是思維活動刻板化的反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硬幣好像只有一種用途,很少想到它還能用於導電;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種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於撲滅烈火。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指個人在解決問題時表現出的思考僵化現象。對問題情境不能多方面考慮,對工具使用缺乏變通能力,認定老虎鉗只能拔釘,而不能隨機應變做為釘錘之用。
梅爾(N.R.F.Maier, 1933)演示了功能固著現象。被試進入一房間,內有兩根繩子從天花板垂下,實驗人員要求被試將兩根繩子結起來(兩繩長度可以連結)。室內另有一張桌子,桌上有榔頭和鉗子。被試可能試著一手握住一根繩,再去抓另一根繩,但是夠不著,在此情況下被試應如何辦呢?
研究表明,被試不易想到用榔頭或鉗子作為擺錘,通過繩子擺動,以便同時夠到兩根繩子。
這就表明了功能固著現象。從上述有關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及其研究的介紹可見,傳統的問題解決研究大多在人為的條件下進行的,這些因素的影響的確存在,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影響問題解決的最重要因素是個人的原有知識及其組織的性質。

現實高於教條

但是具體的現實,永遠高於理論的教條。
在一次研究人的創造思維的會議上,日本創造學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別針,同時提出一個問題。他問:“這些曲別針有多少用途?”
當時在場的一位中國學者說有30多種。村上信雄自己證明有300多種。大家為他熱烈鼓掌。這時台下有人遞上來一個條子,條子上寫:我明天將發表一個觀點,證明這個曲別針可以有億萬用途。
這個人叫許國泰。他提出的這個方案後來被稱為魔球現象,根據他的論證,曲別針由於相同的質量可以做各種砝碼;作為一個金屬物,曲別針可以和各種酸類及其他的化學物質產生不知道多種反應;曲別針可以變顧1、2、3、4、5、6、7、8、9和加減乘除,可以變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於是天下所有語言能夠表達的東西,曲別針都可以表達。
對於這些難度不是很大的實際問題,許多人不能解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他們的視野和心理上存在局限,受到某種物體的通常用途的影響,所以難以發現這種物體的其他新用途,因而束縛了自己的思維,妨礙了問題的解決。

功能發揮

一個東西能否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就看擁有和使用者的聰明智慧,運用的方式和途徑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會有天壤之別。所以任何東西,包括任何思想和制度都不會主動發揮作用,而要看人能否善加運用,從中發掘出它的最大效益。正如歌德所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長青。”
宋國有一家人,有一個祖傳秘方,能在冬天裡塗在身上,不生凍瘡,手上皮膚不會裂開來,所以這家人,憑了這個秘方,世世代代漂布,都不會傷手,因而漂的布又好又快又多。
有一個商人經過這裡,聽說這家人有這個秘方,要求以一百金——也許相當於一百萬美金的價值,購買這個秘方。後來果然以這個大數目,把秘方買來了,然後到南方去遊說吳王,吳越地在海邊,打仗要練海軍作水戰,他遊說吳王成功,做了吳國的海軍司令,替吳國練兵。到了冬天,和越國打仗,吳國的海軍塗了他的藥,不怕冷,不生凍瘡,大敗越國,因之立了大功,裂地而封。他就是利用這個百金買來的方子,能夠功成名就以至於封王。
莊子說,就是這樣一個不生凍瘡的方於,有的人能夠利用它不生凍瘡,不裂皮膚這一點而封侯拜將,名留萬古。而這一家人卻只能用這同一個方子,世世代代替人家漂布。

產生原因

心理因素

為什麼會產生功能固著這種心理現象呢?這是因為一個人在遇到新出現的問題時,總是容易用過去處理這類問題時的方式或經驗來對待和解決新出的問題。如果在一切條件都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方法會使問題得到迅速解決,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但是如果在條件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仍然照搬過去的老辦法,以固定的模式去應付多變的生活和學習,就會走許多彎路,使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

行為習慣

一個人對某種物體的通常用途越熟悉,就越難發現這種物體在其他方面的新功能。例如:發卡是女同學用來卡頭髮的,所以有些人想不到它可以充當螺絲刀擰螺絲釘;尺子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有些人則想不到它還可以做教鞭和指揮棒;有些人手中有尺子則能測量物體的長度,沒有尺子則完不成任務等等,都是受物體的一般固定功能所限制而不能變化思考的結果。功能固著的消極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消除其消極影響。

消除方法

消除功能固著的消極影響能消除一個人對物體用途方面的呆板、機械的認識,使其對物體的用途認識更豐富、更全面,使思維變得靈活和敏捷。
有一次,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去英國考察,到一家工廠參觀繪畫顏料“柏林藍”的配製過程。他見工人們先用藥水煮動物的血和皮,調製成“柏林藍”的原料,然後把原料溶液放在鐵鍋里再煮,並用鐵棍長時間攪拌,邊攪邊把鐵鍋搗得卡卡響。李比希感到很奇怪,一個工頭向他解釋道:“攪拌鍋里的溶液時,一定要用鐵棍攪,而且發出的聲音越大,‘柏林藍’的質量越好。”
李比希笑道:“不需要這樣攪,只要在‘柏林藍’原料里加點含鐵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鐵棍使勁磨蹭,無非是把鍋上的鐵屑蹭下來,使它與原料化合成‘柏林藍’。這樣雖然也行,但太浪費時間啦!”

影響抑制

遇到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考慮,使問題更加容易解決。對於培養我們的創造力有著特殊的意義,還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心和探索新問題的勇氣。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功能固著的消極影響呢?
第一,遇到問題時能隨機應變,多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鍛鍊思維的靈活性。
第二,善於運用問題現場所提供的條件和物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第三,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把有關的信息向各個方向、各個方面擴散,以此引出更多的信息,以多種構想,找出多項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每個方案都切實可行。
第四,豐富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因為解決問題是以知識和實際經驗為前提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對周圍事物的通常用途特別熟悉,而且對其他用途也十分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付自如。
第五,我們既要有常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要養成勤於動腦和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