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義的新評價

功利主義的新評價

《功利主義的新評價》是賀麟所著作品,出自於《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功利主義的新評價
  • 作者:賀麟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編者:高全喜
作者簡介,編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賀麟(1902—1992)先生,字自昭,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並以研究與翻譯斯賓諾莎、黑格爾哲學著稱於世。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留學於美國(奧柏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和德國(柏林大學),抗戰前夕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大等學府。賀麟治學凡六十餘年,中西會通、古今會通,在諸多思想和學術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尤其是早年力求“儒家思想的新開展”,自創“新心學”,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基礎上,融匯歐陸唯心論,發揚陸王心學之菁華,自成一個體系,與馮友蘭、金岳霖、熊十力等人的新儒學,鼎足而立,一起構成了一代中國儒家思想的新圖景,對後世中國思想之發皇,影響深遠。

編者簡介

高全喜,賀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62年生,江蘇省徐州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法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現任教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同時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西方思想史、法理學和憲政理論。有《休謨的政治哲學》(2004)、《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現象學〉研究兩篇》(2005)、《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2009)、《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2011)等多部著作出版。

作品原文

在倫理學上,功利主義是與純粹義務說相反的一種學說。從人生觀看,有人持功利主義的人生觀,有人持非功利主義的人生觀。這原是在思想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在個人生活上常起衝突的問題。尤其近數十年來,中國思想界對功利主義時起爭論,有人以為整個西洋文化就是功利主義的文化,其人生觀也是功利主義的人生觀,至於東方文化,則是反功利的、道德的、純義務的,所以他們認為中西文化之差別,就是功利主義與非功利主義的差別。民初嚴又陵、梁任公之介紹功利主義到中國來,其功罪如何,大家意見更不能一致。有人以為今日一般青年思想中,功利主義之毒甚深。這些說法或看法對不對?我們對功利主義究竟應抱什麼態度?有什麼評價?
先問什麼是功利主義?概括講來,功利主義是把在實際上可感到,可得到的事物為有道德價值,為生活目的的學說,所以功利主義者,所要求的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得到的東西。這類東西,大體上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快感或快樂,第二是財貨或金錢,第三是名譽,第四是權利或權力。凡追求四者中之任何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都可以概括的稱為功利主義者。這些東西都是感覺得到的,至於仁義禮智孝悌忠信,都是不能實際地感覺得到的實物,都只是抽象的道德理想。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