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龍級潛艇

劍龍級潛艇

劍龍級潛艇(荷蘭稱為劍魚級;swordfish)為中國台灣潛艦,改良自旗魚級(Zwaardvis)潛艦,淚滴型艦身、十字型尾鰭,購自荷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龍級潛艇
  • 外文名:swordfish
  • 產地:荷蘭
  • 艦長:67米
  • 別名:劍魚級
  • 數量:2艘
  • 使用者:中國台灣
  • 艦名:海龍、海虎
  • 類別:常規潛艇
  • 編制人數:70人
簡介,周年大會,相關信息,電子系統,時程列表,海龍艦SS793,海虎艦SS794,意外,

簡介

劍龍級潛艇
劍龍級潛艇,是由荷蘭建造,分別於一九八七年與一九八八年抵達台灣,成軍後正式命名為“海龍軍艦”及“海虎軍艦”。“劍龍級”潛艇體積並不大,艦長大約67米,寬逾8米,所以裡面的空間相當狹小,即使是負責操控的舵房,空間也還是不怎么夠用。只是再怎么擁擠,裡面該有的作戰配備一樣也不少。
負責監控水面狀況的潛望鏡,當它從潛艇的帆罩伸出來的時候,就能監視水面上其它船艦的動態,並且可以對水面船艦發動攻擊。而它配備的線導魚雷,更是水下攻擊的主力武器。
“劍龍級”潛艇上服役官兵的人數不到70人,雖然人數少,但是每人能夠分配到的空間,實在也不多。像是士兵睡覺的床鋪,要躺進去需要一點技巧,要翻身都顯得勉強。官兵吃飯的餐廳,雖然設計新穎,但是空間也不大,就連供應餐點的廚房,也有一樣的問題。只是海軍對這兩艘潛艇相當重視,在它下水服役的15年中,鮮少邀請媒體訪問,直到3年多前才首度公開介紹。
該級潛艇是具有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常規潛艇,不僅航速快,機動性好,而且噪音低,聲納作用距離遠。艇上還裝備有一體化作戰系統,可同時跟蹤5個目標,控制3枚魚雷實施攻擊,從探測轉入攻擊只需幾秒鐘。另外,該級潛艇還裝備自導魚雷和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和潛艇有很大的威脅。魚雷是德國的SUT型兩用雷,採用線導和主/被動聲尋的,以35節航速可攻擊遠至12公里的目標,戰鬥部重量為250公斤。在反潛作戰中,該級潛艇可與水面艦艇和反潛航空兵共同組成反潛警戒網,重點設伏在主要港口外海區或東海岸敵方潛艇易於活動的海域,對來襲的敵潛艇發起突然襲擊。

周年大會

2007年12月18日,台灣海軍十八日在左營基地舉行“劍龍級”潛艇成軍二十周年大會,平日難得一見的潛艦公開現身。

相關信息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海軍的飛速成長,如坐針氈的台灣當局不得不挖空心思強化對艦攻擊能力。據台灣《中國時報》9月4日報導,台軍將於明年(2008年)為兩艘“劍龍”級潛艇配備潛射型“魚叉”飛彈,希望這兩艘服役近20年的舊艇能對大陸艦隻發動遠程突襲。
更有人進一步指出,圍繞制空和制海權的爭奪是未來台海戰事的核心,倘若台軍的海空力量大部被牽制,僅有的兩艘“劍龍”級潛艇決不敢進入狹窄的海峽活動;可如果遠離沿岸,“魚叉”飛彈又會因為缺少外來導航而失去使用價值。

電子系統

SINBADS-M型作戰管理系統*1(荷蘭H.S.A公司)
SIASS整合聲納系統*1
ZW-60型搜尋雷達*1
Mk29Mod2A慣性導航等系統*1(Sperry公司)
電戰系統:TIMNEX4CHV2型預警系統*1(Elbit公司)

時程列表

海龍艦SS793 荷蘭WiltonFijenoord廠建造

海龍艦SS793

1982.12.15安放龍骨
1986.10.04下水
1987.10.09完工交艦
1987.12.16由荷蘭籍"11號"乾塢船運抵高雄
1987.12.28左營成軍
首任艦長:紀惟正上校

海虎艦SS794

荷蘭的WiltonFijenoord廠造
1982.12月安放龍骨
1986.12.20下水
1988.04.09完工交艦
1988.06.30由乾塢船運抵高雄
1988.07.04左營成軍
首任艦長:丁劍清上校

意外

2001年10月2日,海虎艦在左營外海進行戰術迴避動作時,艦艏撞及海底沙壩,造成聲納護罩及13組聲納音棒受損,緊急進塢修理。
2009年9月14日下午下午三點,海龍號於左營外海浮航執行例行操演時,在帆罩頂端的艦長陳紀宗上校被突來的十四米高大浪打落海中;由於風浪惡劣,艦員搭救不及,陳紀宗上校於落海八分鐘內便告失蹤,兩天后遺體在左營軍港外海3.1海浬被尋獲。這是海龍號成軍以來最嚴重的意外事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