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三先

劍道里還有-個很重要的戰術理念, “三先”講的是攻擊中的時機搶先的準則及原則。通俗而言,即是“先下手為強” 在劍道中兩軍對壘,互不相讓,“先”都不是輕易可唾手而得的,它是在機之爭奪中的搶來之物,因而“三先”實為“搶先”得機之意。

三先共有:“先先之先”、“先之先”和“後之先”。

先先之先,講的是“搶攻”。這在桌球和排球運動中大家都已非常熟知,即 “發球搶攻”。它是說,第一、思想上要以攻為主,搶先攻擊。老守不攻,即使功至八段的人也要輸在初段之手中,這個道理是再淺顯不過的了。第二、在對手自認為可攻時,我已攻至,彼欲動,我動之。第三、是在對手舉刀始動之際,看透其心意,對應而攻。這最後一個“搶攻”是針對對方的攻擊弱處而攻之的技巧,當然這 需要更髙的功夫,是“三先”之中最髙的技藝。這是按對手攻擊的時間序列,而劃分的攻擊意識之“先”。“先先之先”形成了“出擊”和“出端擊”中的二個序列的搶攻之術。

先之先,謂躲閃之中的對攻,即拔擊術。這相當於拳擊中的著名的“交叉迎接拳”和擊劍中的迎接刺,躲閃和刺中同時發生。中華武術稱之“不招不架,只是一 下。”這是按對手的初發擊出行為來確定的攻擊之“先”。後之先,是指躲閃格檔或打落對手的劍後再反擊的戰術,因基於對方攻擊完 成之後作出,所以稱為“後之先”。這一“先”,在形式上是“防守反擊”,但在心理上應要和躲閃防一樣,邊防邊攻擊。其儘量中途截斷節拍,搶先主動反攻,纏住對方,不丟距離,不丟時間,緊追對方收勢,窮追猛打的方式,看似和回擊一 樣,但和對攻回擊在主動性上和追求的目的上絕不同一。若加以比較,該技有點像中國武諺“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有招有架給你十下”中後半段的意思,此前半句講的是“拔擊”。“後之先”是按進攻序列中的後發制人的槪念作出的攻擊之 “先”,在時間上它要比“先之先”慢半拍,比“先先之先”要慢一至半拍可見是一種下下之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