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

劍身

指劍有鋒刃之部位;歷代質材多以當代科技能力為基準,因此,有一般鍛造鋼、雙層包鋼、多層夾鋼、鎳鋼摺疊之複合鋼、花紋鋼、熔合鋼等類,亦有在刃上雕刻、錯金、崁金、蝕雕或加裝金飾品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身
  • 外文名:Blade
簡介,各部位,劍顎,劍脊,劍刃,劍鋒,

簡介

劍格為始,分為首(後段)、身(中段)、末(前段)三段;古時有依其吉祥尺寸打造,以求避邪召福者;又分劍顎、劍脊、劍刃、劍鋒、劍尖五個區位;

各部位

劍顎

指劍身與護手間之銅片,作為防止劍鞘滑落、格檔來劍或美觀之用。亦可格開劍鞘,以為保護劍身之用 (劍鞘材料若寒酸性物質,將損及刃面 )。有素麵銅顎、日月劍顎、太極劍顎、家徽劍顎、蓮花天劍顎 (如西漢劍)以及金龍吐信劍顎(如清鐵把金桃皮鞘腰刀 )等。劍顎附近區位,古稱『首』部,如《考工記》曰:『古兵器名。兩刃而有脊 (刃以下與柄分隔者,謂之首。』;古人多在此銘刻劍名,或造劍目的,或工匠名,或造劍時間,如:《太平覽?卷三四二? 兵部七三?劍上篇》載:『孫亮建興二年,一劍名曰流光,小篆書。』即是。

劍脊

《劉禹錫 游桃源詩》:『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乃指劍身中央突起部分。有單鋒峰脊,也是雙峰、三峰(成血槽狀)脊。無論何種型態,其是否平直,兩面刃是否對稱,皆關係著劍的平衡感,為論劍者最重要之著眼點。

劍刃

指劍身銳利的兩面,如《六韜》載:『三軍拒守,木螳螂,劍刃,扶,廣二丈,百二十具。』《孟郊寒溪詩》:『劍刃凍不割。』皆是。開刃法一般有平滑式 (蛾嘴式)及斧頭式(銀劍開刃法 )兩種,前者刃部較平滑鋒利,適合切、削、割、抹,後者刃口較窄較厚適合砍、劈、扎、剁,各有用途。其他尚有以七十八或一百零六個角度磨製之南斗五星及北斗七星劍,形制特殊,傳為梁朝陶弘景所創;金人除『清雲劍藝館』外,應無人有此工藝能力。另外,據《辭海》引《考工記》日:『古兵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脊至刃謂之臘或又謂之鍔。』可知劍脊至刃部之間古『臘』或『鍔』。

劍鋒

指劍身末端與尖部相連的菱形刃,古稱『劍范』、『劍頭』、『劍』 (《淮南子?說山訓》戴:『慶忌死,劍鋒,不給搏。』 )。有分圓鋒、月鋒、蘭鋒、尖鋒、以及劍鋒山等五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