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30-50cm。根狀莖圓柱形,褐色或綠色。莖長達10厘米,多節。葉多數,明顯成兩列,紙質,帶形,長35-50厘米,寬5-12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擴大,抱莖,乾時邊緣稍反卷。穗狀花序密生多花,長4-5.5厘米;總花梗長4-5厘米;苞片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於花,長0.7-1.2厘米,綠色或淡褐色,除每花有一苞片外,另有幾片無花的苞片聚生於花序頂端;花筒狀鐘形,長5-5.5毫米;花被筒長2-2.5毫米,裂片卵形,開展,長2-2.5毫米,寬1.5-2毫米,肉質,先端急尖,褐色或綠色,邊緣白膜質,呈齧蝕狀;花絲粗,基部擴大而有皺褶,貼生於花被筒上,上部分離,短於花葯,花葯卵形;子房卵形,花柱不明顯,柱頭鈍三稜形,頂端3裂。漿果直徑5-8毫米,紅黑色。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海拔1100-3200米。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西部與東南部)。
主要價值
【傣藥】亞蒙(德傣):根莖治氣喘,氣滿《滇藥錄》。
【白藥】岩七,竹節七,小萬年青:根莖治喉炎,扁桃體炎,腎炎水腫《大理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