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美國文學史: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

劍橋美國文學史: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

《劍橋美國文學史: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是2008年3月1日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薩克文·伯科維奇。

基本介紹

  • 書名:劍橋美國文學史: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
  • 作者:(美國)薩克文·伯科維奇
  • 譯者楊仁敬
  • ISBN:9787802114234, 7802114233
  • 頁數:531頁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譯者:楊仁敬 編者:(美國)薩克文·伯科維奇

內容簡介

《劍橋美國文學史(第8卷):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對涵蓋美國文學所有分支、涉及新興的和業已確立的種種趨勢的廣闊範圍進行了探討,其中包括一些學者以及批評家的論述,正是在這些學者以及批評家的努力下,這一領域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成為文學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作者在作品集近三十年來美國文學批評之大成,因此即代表兩代學術成就之間存在的分歧講話,也代表兩代學術成就之間保持的連續性發言。敘述部分在書中戰友了很大比例,使《劍橋美國文學史(第8卷):詩歌和文學批評1940年-1995年》和以前的版本所能做到的相比,對於美國文學史的探討既有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又有了磅礴的氣勢。與此同時,傳統文學批評的聲音雖然構成了這些敘述部分的背景,但是這個聲音也與形成當代文學研究特色的多樣化興趣共同發揮著作用。
《劍橋美國文學史》對美國多種文學流派以及各個時期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廣泛的、跨學科的論述。美國文學材料的擴大有一部分原因在於有些作品以前曾被忽視,最近才被重新發掘出來,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而在美國文學材料擴大的同時,這些材料進行研究的方法,無論就其數量還是多樣性面言,都在急劇增長。《劍橋美國文學史》中所體現的這個涉及許多方面的學術和批評事業探討了包括社會、文化、理智以及審美在內的多樣性;同時,和以往的論述相比,也顯示了一種在文學研究方面更加豐富的權威概念。
《劍橋美國文學史》內容涉及1940年至今的文學論述,涵括兩種不同的資料與論述形式:美學和基本原理問題。羅伯特·馮·哈爾伯格通過細讀和美學評價追述了二戰以來美國詩歌的發展歷程,將美國詩歌看成是文化方面的成就——與整個社會發展有直接關係的美學發展過程。從偉人的現代產義詩人的作品人手,馮·哈爾伯格對從“垮掉的一代”和“黑山派”詩人到紐約和舊金山的解構主義語言學派詩人做了論述。伊萬·卡頓和吉拉爾德·格拉夫論述了這一時期的理性認識和爭論的歷程,描述了從新批評初期淵源到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興起、女性主義批評和少數群體批評的產牛以及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研究的展開這一日益壯大的文學批評的平行發展過程。與這兩種論述相連的是這些共同的脈絡:詩歌的學術研究、藝術與政治的聯繫以及我們所稱的“文藝的擴張”。
本卷作者拋棄了對主要作家進行概括性論述的傳統做法,決定撰寫一部從內部展開的歷史,一部間隙與關聯的歷史,即一部注重考慮藝術關聯、權力與文學批評的歷史。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序言
詩歌、政治和知識分子
導言
第一章 詩歌在文化中的地位:1945-1950
第二章 政治
第三章 後衛派
第四章 先鋒派
第五章 真實性
第六章 翻譯
結束語:詩人的地位:1995
附錄I:詩人的傳記
1940年以來的文學批評
導言
第一章 政治與美國文學批評
第二章 美國學術批評的出現
第三章 新批評的全國化
第四章 經典、學術和性別
第五章 解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
第六章 從文本到實體
第七章 文化研究和歷史研究
結束語:學術批評及其分歧
附錄II:批評家的傳記
大事年表——1940年至1995年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