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是 2004年 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孔華潤 。
基本介紹
- 作者:(美)孔華潤 主編
- 譯者:王琛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5月
- 頁數:1035 頁
- 定價:12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1166657
內容介紹
編輯《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上下)》的主旨,乃是讓廣大讀者得以賞閱歷史學界頂級學者所奉獻的鼎乘之作。第一卷(共和國帝制的創建)由布拉福德·珀金斯教授執筆,他是專攻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美國外交的傑出史學家,也是活躍於當今外交史學界的老前輩。珀金斯認為,年輕的共和國的對外政策,乃是物質利益、文化和各種民族價值觀的產物。通過對憲法和外交的探討,他梳理出一條能夠貫穿於其他各卷的主線:從華盛頓開始,歷屆總統都始終如一地力圖主導政策,而這與制憲會議參加者的意圖恰恰是背道而馳的。
他認為,美利堅帝國的崛起,源於對土地和資源的貪婪,而不是對其他民族的統治權。然而,正是這種對其他族裔———土著美國人、墨西哥人以及特別是非洲裔美國人的統治權,導致了內戰及其期間的外交———這是本卷作者討論的最後一個事件。這本傑作,概述了美國崛起為一個國家並奠定了在19世紀成為世界強國之基礎的那些歲月。
第二卷(美國人對機會的尋求)的作者沃爾特·拉夫伯,是外交史學家威斯康星學派最令人尊敬的一員。拉夫伯執筆的這一卷,涵蓋了19世紀最後1/3時期,並延續到20世紀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執政結束的1913年。他探討了美國經濟力量的增長與擴張主義之間的聯繫,增加了種族主義的主題,特別是用來分析土著美國人和菲律賓人。令人印象至深的是,他反對美國是在追求秩序這種觀念。他指出,美國人在國外尋找經濟和傳教活動的機會,而對他們給其他國家帶來的混亂狀態毫無顧忌。中國或墨西哥爆發的一次革命,不過是美國人為越來越多的好處付出的代價,特別是這種代價由當地人所付出時,尤為如此。他的另一個不可迴避的主題,是運用外交來擴大總統權。
第三卷(美國的全球化進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美國歷史學家協會前主席、我們這一代最具創見性的國際關係史學家入江昭執筆。入江昭出生於日本,受教於美國大學,執著於研究權力政治中無處不在的文化衝突與融合,特別是研究美國與東亞國家直面相撞時的境況。入江昭的這一卷,開篇時簡略交待了17、18世紀和19世紀不斷演變的並由歐洲主導的國際體系。他分析了戰爭與和平時期的威爾遜主義,以及它是如何運用於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作者對他所說的20世紀20年代的“文化方面”的討論,最為突出。入江昭認為,他所寫的這個時期構成了“美國的全球化進程”———在這個時期,美國取代歐洲成為世界領袖,並為籌劃和維持國際秩序提供了經濟和文化資源。
第四卷(蘇聯強權時期的美國)的許多內容,一如入江昭那樣,也集中在美國—東亞關係上。我的朋友麥可·韓德將我歸入外交史學家“現實主義”學派之列。我那一卷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落幕之際,終於1991年蘇聯的消亡。我寫到了美國領導人對於戰後世界秩序的構想,指出他們越來越意識到蘇聯對這個構想構成的威脅。“安全困境”的概念,亦即每一方的防禦行動看來都是對另一方的威脅,在我對冷戰起源的分析中占據著突出地位。我還強調了兩種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美國國家強盛而政府軟弱的矛盾處境以及史達林式政權的隱秘性和殘忍性。在這一卷中,我指出了戰前殖民帝國紛紛崩潰、亞非拉一系列新近獨立國家相繼出現以及美蘇力圖迫使它們加入華盛頓和莫斯科各自設計的國際體系所引起的混亂的重要意義。最後,我敘述了德國和日本作為大國的重新崛起、蘇聯的分崩離析、美國的發展趨勢及其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在世界事務中的游移不定的方向。
無論各個作者處理其研究對象的方式是多么迥異,這四卷著作均有著許多主題可以遵循。首先,美國矢志不渝地追逐著財富和權勢,珀金斯和拉夫伯對此做了生動描述。入江昭展示了美國在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崛起為世界領袖之後是如何運用其財富和權勢的,我則探討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這一時期美國作為霸權國家的行為以及它對其統治地位面臨的威脅所作的反應。
第二個至關重要的主題,是爭奪外交政策的控制權。每一位作者都指出了憲法體制所帶來的總統與國會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從1789年至今的各位總統如何力圖繞開憲法對其權力的種種限制。
我們都關注著世界舞台上所見的那種美國特性的構成因素。我們考察了美國價值觀的演變過程,並將其同美國的國際行為進行了對照。此外,我們對美國的全球行動能力對國內秩序的影響不無顧慮,對托馬斯·傑斐遜的那個正直而有德行的共和國構想已遭遺忘憂心忡忡,這些對美國人以及美國人宣稱“注定領導”的世界來說,都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