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為紀念菲茨威廉子爵七世而建,是劍橋大學的學院之一。該學院的特點是友好、多元化,尊重傳統而敢於創新。

菲茨威廉學院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曾培育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932年諾貝爾藥學獎得主,研究神經元功能)、Albert Szent-Györgyi(1937年諾貝爾藥學獎得主,研究維生素)、César Milstein(1984年諾貝爾藥學獎得主,研究單克隆抗體)、Joseph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自由市場)Angus Deaton(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消費、貧困和福利)等。

菲茨威廉學院始建於1869年,原院址在菲茨威廉博物館的對面。1963年遷入位於城堡山的新校區,並於1966年正式成為劍橋大學的一個學院。學院現有450名本科生 , 300名研究生及超過150名研究人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 英文名: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 校訓:Ex antiquis et novissimis optima(秉承傳統的同時,做最新與最好的)
  • 創辦時間:1869年
  • 知名校友:李光耀、安格斯迪頓、Joseph Stiglitz等
  • 隸屬:劍橋大學
學院信息,歷史,名稱來源,盾型紋章,學院介紹,座右銘,主顏色,吉祥物,知名校友,

學院信息

全名: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英文名: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曾用名稱:菲茨威廉學堂(Fitzwilliam Hall,1869–1924)
菲茨威廉宅院(Fitzwilliam House,1924–1966)
學院位置:學院路
學院院長:羅伯特·萊斯布里奇教授(Prof. Robert Lethbridge)
姐妹學院:牛津大學聖埃德蒙德學院(St Edmund Hall, Oxford)

歷史

名稱來源

該學院的名稱來源於菲茨威廉子爵,一位卓越的盎格魯 - 愛爾蘭貴族,祖籍所在地位於劍橋北部的Milton Hall。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盾型紋章

學院的紋章是第一次出現在19世紀80年代,當時菲茨威廉堂需要一個標誌來表示其新成立的划船俱樂部。因此,學院紋章應運而生,其外觀是菲茨威廉學院院徽與菲茨威廉伯爵使用的菱形盾牌之間的組合。值得注意的是,菲茨威廉學院是唯一在大學會議中使用自己的徽章的學院。
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學院介紹

座右銘

盾形紋章所顯示的是新徽章與舊標誌的融合,其實也體現了學院院訓:Ex antiquis et novissimis optima(秉承傳統的同時,做最新的和最好的)。這種觀點同樣融入於學院的建築中,既有依照傳統布局的現代建築,又有古代形態的建築,比如The Grove and graduate lodge。這個院訓也表達了平衡傳統與創新,保護並發揚過去成就的決心。

主顏色

該學院的體育俱樂部的最早將主顏色描述為灰色和紅寶石色。到了1892年的復活節,學院主顏色被更清晰地定義為“深紅色與法國灰”。如今,學院的主顏色也緊密地與灰色和紅色相關。

吉祥物

菲茨威廉的學生有時非正式地將自己稱為Fitzbillys或Billygoats。因此,山羊已成為一種學院內流行的吉祥物,山羊的形象可以在划船俱樂部等不同的地方被看到。

知名校友

名字
出生年份
成就
James Ward
1843
心理學家、哲學家
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
1857
1932年諾貝爾獎得主
Albert Szent-Györgyi
1893
1937年諾貝爾獎得主
Subhas Chandra Bose
1897
印度革命領袖
Shankar Dayal Sharma
1918
第九任印度總統
Lee Kuan Yew
1923
新加坡建國之父
César Milstein
1927
1984年諾貝爾獎得主
Sir Kenneth Eaton
1934
英國皇家海軍司令
Gordon Redding
1934
香港大學商學院創始人
Joseph Stiglitz
1943
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
Angus Deaton
1945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
Andrew Li
1948
前任香港首席法官
David Leakey
1952
英國軍隊司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