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忠(社科院俄歐亞所研究員)

劉顯忠(社科院俄歐亞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顯忠,1968年12月生於內蒙古通遼,先後就讀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分別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顯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個人簡歷,研究領域,主要論著,

個人簡歷

男, 漢族,歷史學博士,研究員;
1991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歷史學系,獲學士學位
1994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世界近現代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工作
劉顯忠
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999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
其間:2002.08被聘任為副研究員;2008.12被聘任為研究員
2014.10被聘任為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研究室主任
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蘇聯研究室從事蘇聯(俄國)史研究。

研究領域

俄國史、蘇聯史、中蘇關係史。

主要論著

著 作:
《美蘇冷戰史》(合著,1996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蘇聯歷史檔案集》第11卷(2001年,社科文獻出版社)
《列寧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專著,合著,邢廣程主編,長春出版社2009年1月版)
論 文:
《試論第三屆國家杜馬》(載於《史學集刊》1997第3期)
《試析帝俄時期國家杜馬的職權》(載於《歷史教學》1999年3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應當如何評價葉爾欽的改革》(《長白學刊》,2001年第2期)
《如何看待俄羅斯社會對史達林評價的新變化》,(與張盛發合撰)中國《改革內參》,2004年第23期)
《中東路事件的幾個問題》(論文,近代史所課題,2006年11月)
《二戰爆發前後蘇聯對少數民族的遷移》(論文,《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7年第2期)
《1926年中東路危機後蘇聯在中東路問題及其實質》(論文,0.9萬,《俄羅斯社會發展:歷史與現實》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8年第9月)
《十月革命前俄國自由派政黨對俄國民族問題的認識》、《列寧的民族自決權理論及其在蘇聯的實踐》、《20世紀20—30年代蘇聯“本土化”政策在烏克蘭的實踐》、《當代俄羅斯史學界研究蘇聯民族關係史的特點》、《赫魯雪夫在民族關係領域的“解凍”及其效果——關於給被強遷民族平反及擴大民族共和國權力的評析》、《對列寧史達林在建立聯盟問題上分歧的再認識》、《20世紀20年代蘇聯“本土化”政策的利弊分析》、Китайско-советский конфликт на КВЖД 1929:Причины и последствия.等等。
報 告:
《中外學者關於蘇聯解體的研究綜述》(1.4萬 字,中直機關2001)
譯 著:
《普京執政年代》(合譯,2001年,世界知識出版社)
《俄羅斯現代化之路》(8萬字,新華出版社2001/11)
《烏茲別克斯坦不依賴任何人》(譯著,翻譯1萬,時事出版社,2006年5月)
《普京文集》(譯著,2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其 它:
中外學者蘇聯史研究綜述(資料,5萬字,所內2001)
馬恩列斯毛鄧江胡論俄羅斯東歐中亞(言論彙編,吳偉主編,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6年9月)
獨立承擔了人民出版社的九卷本蘇聯史的第二卷《國內戰爭》卷;獨立承擔了2017年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中的《蘇聯淪陷區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分卷;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影響俄羅斯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歷史問題的爭論》;是李靜傑主持的重大項目《中蘇關係檔案彙編》的《1927—1937年卷》的譯者和編者;參與院榮譽學部委員陳啟能主持的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國際史學研究及其發展趨勢”的“當代俄羅斯史學發展變化”分卷的寫作。
曾參加過“中俄青年共游伏爾加河”活動、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作過一年訪問學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