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劉長新,中共山東省慶雲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家庭薰陶
真正與書法結緣始於少年時代。其祖父與父親都寫得一手漂亮的楷書,耳濡目染,對書法也漸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祖父與父親並沒有刻意要求他練字,想來是文革期間,書法屬四舊,他們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不希望他也有類似遭遇的緣故。倒是他自己照著字帖亂寫一通,慢慢竟也寫出些樣子來。祖父見他有興趣,閒暇時也指點一下。後來在外求學,畢業後參加工作,書法也斷斷續續地堅持了下來,感興趣時就在廢報紙上塗抹一通,偶有所得,快然自喜。他常說,藝為樂事,陶情冶性而已。月白風清之夜,放一曲古琴,燃一柱檀香,沏一杯香茗,捧一帙法帖,遠離塵世之煩囂,神與古游,陶然自樂,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大可不必將自己弄得苦兮兮的。所以雖然喜愛,但從來也不曾為之懸樑刺股。
天賦勤奮
學書法的人光靠勤奮不行,還必須要有天賦,這也許就是一個書法家與字匠的區別所在。長新天賦極高,他讀帖的時間多,而真正用於臨池的時間卻並不多,古往今來的法帖他都能爛熟於心,因而練就了極高的賞鑒水平,也決定了他書法藝術的取高之高。他四體皆擅,而尤以草書和篆書為世人所稱道。草書特別是狂草是很難寫好的一種書體,但也是最能抒發書法家感情的一種書體,先生認為作草尤其是作狂草,一須才情,二須學養,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自古以來草書大家極其罕見。
篆書藝術
草書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篆書藝術,他廣涉博收,匠心獨運,溶
金文之凝重、小篆之華美、甲骨之靈秀於一爐,形成了有別於歷史上篆書名家的獨特風格,既具古典美,又富書卷氣,耐人品味。
淡泊名利
長新為人很低調,非常佩服他那份在名利面前的淡定和從空。在當今書畫界日漸喧囂,書畫家越來越在意作品的經濟價值時,他能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確屬難能可貴。對此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不論什麼時代,能在歷史上站住腳的書法家都是極少數,大部分將被歷史無情的淘汰,漢、唐幾代各留下數人而已,明代多一些,也就十幾人,到了清代離現在近,也就二十幾人,民國不足30人,大部分都被歷史淹沒了。當代書家雖然眾多,但真正能在歷史上留下來的,能有百人就不錯了。
博學多才
長新先生博學多才,書法之外,對文學、音樂、歷史、戲曲、曲藝、古典詩詞等都有很深的造詣,每每驚異於他的淵博與深刻,驚異於他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精力涉獵這么多的藝術門類並能有獨到的見解。他只是淡淡地笑著說,藝術是樂事,自娛娛人而已。堅持寫作,先後出版了散文集《漸行漸遠》、書畫理論《慶雲書畫名家》以及個人專著《慶雲民俗》等,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