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現任毛集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鄧
- 國籍:中國
劉鄧,現任毛集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劉鄧,男,博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個人經歷工作經歷:2012.12-2016.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2013.5-2016.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特任副教授2016...
劉鄧大軍,又稱劉鄧部隊、劉鄧野戰軍,指以劉伯承為軍事指揮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的人民軍隊,包括劉鄧二人先後領導的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劉鄧大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組建和發展起來的。1946年6...
劉鄧 劉鄧,現任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警務技術二級主管。人物履歷 現任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警務技術二級主 管。工作分工 協助胡源同志分管技偵、網安工作,分管情指網安組、偵查打擊組、傅家派出所、昌國路派出所。
劉鄧舊居,即劉伯承舊居、鄧小平舊居,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涉縣黨集鄉黨集村南北老街路東,原為前出廈青磚瓦房。當年曾被稱為129師家屬院,編輯 門前是劉華清題寫的“劉鄧舊居”匾額,中院是首長住宿處兼辦公室。南屋是劉、鄧首長的舊居。東屋為二層樓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辦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戰室,為機關辦公地,...
劉鄧,現任毛集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人物履歷 1999.10—2000.02花家湖街道辦 2000.02---2002.03毛集鎮交管站 2002.03—2002.06毛集實驗區人事勞動局綜合科科長 2002.06—2018.08毛集實驗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 2018.08— 毛集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工作分工 負責民生工程、脫貧、...
劉鄧大軍渡淮遺址大埠口渡口位於息縣縣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處,古時為入楚孔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眺濮公山,西臨滔滔淮河,進入大別山的咽喉之地。為永遠銘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緬懷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歷史資源,河南省息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劉鄧大軍渡淮舊址,建立劉鄧大軍...
劉鄧大軍誕生地是指邯鄲市。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端,西依太行山脈。人口165萬。八路軍129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運籌涉縣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響了抗日戰爭中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和解放戰爭中上黨、平漢等著名戰鬥、戰役,曾有110多個黨、政、軍、財、文等機關...
劉鄧大軍指揮部,位於韋寨鎮吳營村寨。劉鄧大軍指揮部位於韋寨鎮吳營村寨內。目前正在進行劉鄧大軍指揮部舊址的修建工作。1947年8月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的序幕。在大別山實施戰略再展開期間,劉伯承司令員率領的後方指揮所於12月轉出大別山,來到臨泉的韓老家...
劉鄧大軍司令部舊址紀念館,位於河南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87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2次,參觀人數0.7萬人次。 歷史沿革 1947年8月底,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29日,野戰軍司令部進駐八里畈鎮長河村宋氏宗祠。1947年12月中旬至1948年2月下旬,鄧小平、李先念率領的野戰軍前方指揮所在此駐紮。劉鄧...
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是位於臨泉縣境內的紀念碑,建於1991年,是臨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在韋寨中學校園內。1947年8月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的序幕。在大別山實施戰略再展開期間,劉伯承司令員率領的後方指揮所於12月轉出大別山,來到臨泉的...
1947年,中原局和野司機關分成前後兩個指揮所。劉鄧大軍牽制了大量敵人,同時與陳、栗野戰軍相配合,取得了重大勝利。該舊址群分別為:鄧小平、李先念等領導同志視察工作舊址--沙河下樓房周宅;劉鄧大軍野戰醫院舊址--湯家匯曹氏祠;劉鄧大軍後方醫院舊址--湯家匯劉氏祠;劉鄧大軍泗河駐地舊址--湯家匯吳氏祠;劉鄧大...
劉鄧,男,武漢交通職業學院講師。個人簡介 劉鄧,旅遊與商務學院旅遊管理教研室主任,講師。主講課程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法規,旅遊景區開發與管理,客源國概況 主要成果 1.論文:《對旅遊業開徵旅遊稅的謅議》、《湖北省城市旅遊競爭力研究》、《武夷山旅遊客源市場發展演化規律分析》、《旅遊景區“留下館”的...
隨後,劉鄧大軍克服極度疲勞、疾病流行、減員嚴重、缺乏糧彈衣著等嚴重困難,擺脫國民黨重兵的合擊,以主力乘虛出擊皖西、鄂東,先後在安徽六安東南的張家店戰役和湖北廣濟西北的高山鋪戰役中,取得殲敵1個整編師師部及3個半旅的勝利。在中央中原局的領導下,劉鄧大軍經過艱苦鬥爭,到11月下旬,共殲敵3萬餘人,並發動...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位於金寨縣天堂寨鎮,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遵照中央指示,從魯西南重鎮菏澤出發,於8月27日千里躍進大別山,猶如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有效地牽制了國民黨,當年12月30日,將前方指揮所設在下樓房的周宅。為再現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光輝歷史和艱苦歷程,進一步挖掘“...
劉鄧 劉鄧,是一位藝術家。參加展覽 (以上內容為部分列舉)
劉鄧指揮所舊址位於山東巨野縣田莊鎮丁官屯村, 是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指揮魯西南戰役的指揮所之一。2021年10月,入選首批河南省中國小研學旅行實踐基地擬認定名單。戰役經過 一九四七年的七月份,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渡過黃河向大別山挺進的途中,發起了一次對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殲滅戰---魯西南戰役,由此揭...
劉鄧大軍渡河指揮部舊址 位於陽穀縣城南11公里的沙河崖村。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人民解放軍4個縱隊13萬人,在東起位山、西至臨濮集的150公里長地段強渡黃河時,將渡河指揮部設在此村。1996年秋,在此修建“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指揮部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遲浩田題寫了館名。館內收藏包括當年鄧小平...
劉鄧大軍前方指揮所舊址址北距縣城60公里,毗鄰鄂皖邊境,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長竹園鄉五里山村。劉鄧大軍前方指揮所舊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長竹園鄉五里山村。省道S216可達。北距縣城60公里,毗鄰鄂皖邊境。1947年12月13日,劉鄧大軍將野戰軍總部和直屬部隊分為前後兩個指揮所,鄧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員率...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位於豫魯兩省交界黃河北岸孫口鄉境---劉鄧大軍強渡黃河中心渡口處,占地315平方米,共分9個展廳。第一展廳為序廳,中間為強渡黃河大型壁畫,兩側是題詞。第二展廳是戰略態勢,展示劉鄧大軍強度黃河前的形勢。第三展廳是渡前準備,展示為強渡黃河所作的準備工作。第四展廳是強渡黃河,展示...
劉鄧大軍橫掃中原的不朽輝煌!體驗刺激慘烈的戰爭場面,再現劉鄧大軍的英勇壯舉。主演:盧奇|傅學誠|孫飛虎|趙庭武|陳嘉陡 對白語言:國語 1945年8月,蔣介石命令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40軍馬軍長、31軍魯軍長、率三個軍從河南新鄉出發沿平漢鐵路北上,奪取華北戰略要地邯鄲。我晉豫軍區劉伯承司令、鄧小平政委...
這信的內容主要是說,毛澤東對劉鄧大軍出動後敵之對策的估計。內容 劉鄧,並告陳粟譚,陳謝:你們對於出動後敵之可能對策估計如何?我們覺得敵可能採取兩種或三種辦法。第一種辦法,迅速組織進攻,使你們不能立足。但此種辦法難於調動很多軍隊,估計可用於進攻者約十二個旅(或較多)左右,即七師、四十八師、十師、...
劉鄧大軍淮西指揮部舊址位於韋寨鎮吳營村寨內。歷史背景 1947年8月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的序幕。在大別山實施戰略再展開期間,劉伯承司令員率領的後方指揮所於12月轉出大別山,來到臨泉的韓老家。1948年2月24日,鄧小平政委率領的前方指揮所自大別山轉出,來到...
《劉鄧大軍征戰親歷記》是2009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劉鄧大軍征戰親歷記》主要內容:1945年冬,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親率部隊在60多天裡,連續打了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後,他們在武安縣冶陶小鎮的指揮部里,心情愉快地與周圍的人們談笑風生。此時,攝影記者高帆提出為二位...
1947年6月30日,[2] 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12萬大軍,以台前縣孫口為中心渡口,在東西長150公里河段上,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序幕,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當地民眾把劉鄧首長乘船渡河的孫口渡口親切地稱為“將軍渡”。舊址簡介 1947...
為紀念劉鄧大軍渡河這一偉大革命壯舉,台前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在孫口村南建立了紀念碑。紀念碑由來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遵照黨中央、毛澤東制定的“舉行全國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戰略方針,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二、三、六縱隊十二萬大軍,西從范縣李橋、林樓,東至今台前縣...
《劉鄧和他的戰友們》是燕趙眾合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中共邯鄲市委宣傳部出品,河北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攝製,由李偉執導,王朝柱、張森林編劇,唐國強、劉勁主演的革命歷史電視劇。該劇共30集,於2015年8月4日在中國大陸播出。該劇將以“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民眾路線、兵民為本”為創作該劇的主旨,創作出...
《大轉折--劉鄧、陳粟、陳謝三支大軍經略中原紀實》是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勇。內容介紹 1947年初,當蔣介石指揮國民黨軍集中主力對陝北、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依據戰局的發展,毅然指揮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開始轉入戰略進攻,並選擇敵人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區為主要...
劉鄧大軍渡淮遺址大埠口渡口:位於河南省息縣縣城南2公里處淮河北岸,古時為入楚孔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裡北靠華北平原,南眺濮公山,面臨滔滔淮河,可謂進入大別山區的咽喉之地。事件經過 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餘人,根據中央軍委實施戰略反攻計畫,一舉突破黃河天險,穿躍黃泛區,渡過...
大別山根據地是1947年由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建立的根據地。從此開闢了中原戰場,加快了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同時為此後進行的淮海決戰乃至整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背景介紹 劉鄧大軍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取勝後,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過程 1947年8月7日,劉鄧大軍揮師東進,開始了千里躍進大別...
位於汝河南岸的正陽縣油坊店鄉雷崗村,是1947年8月25日劉鄧大軍南下強渡汝河時,“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雷崗戰役遺址”。歷史沿革 1947年8月23日,劉鄧大軍拖著數十萬追兵,越過了渦河、沙河、潁河、洪河,到達汝河北岸,僅找到一隻可載十幾人的小船。先遣隊利用僅有的一隻船和筏子開始強渡汝河。略通些水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