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籌

劉運籌(1893-1960),字伯量,四川巴縣人。劉盛亞之父。農業經濟學家、林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運籌
  • 別名:劉伯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巴縣(重慶渝中區)
  • 出生日期:1893年
  • 逝世日期:1960年
  • 職業:農業經濟學家、林學家
  • 畢業院校:英國愛丁堡大學理學院
人物簡介,卓越貢獻,資助周文,

人物簡介

1920年,劉運籌畢業於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農學科;同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求學,獲理學士學位;1923年赴德國柏林農業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被聘為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教授;1927年轉任國立成都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等職;1929年後擔任南京國民政府農礦部林政司司長兼設計委員會委員,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院長;1932年10月至1937年1月出任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院長兼農業經濟學系教授;1940年被聘為國民政府農林部首席參事;1943年任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經系主任。劉運籌在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任職期間,正值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時期。他與其弟劉翊叔(劉翌叔)一起參加了北平文化界救國會,並在北平文化界救國會第一次宣言上籤字。當時,農學院院長更迭頻仍(四年之內就換了八位院長)。在這種情況下,他擔任院長長達四年零三個月,實屬不易。然而他的離職也是無可奈何,在那個混亂的30年代,原本沒有站在潮流前頭的他反而成了學生運動的障礙還因“經濟問題“遭到控告,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被法院判刑三個月,緩刑兩年。最終雖然改判無罪,但卻不得不辭職,離開農業大學。但他的貢獻卻不能磨滅!

卓越貢獻

他在執掌農學院的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最值得稱頌:
第一,他提出了獨具匠心的辦學方針,即: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所謂心理建設,就是思想、德育建設。他提倡人格教育、精神教育,要求學子塑“偉大的人格”。他提出的心理建設,既不是“唯心論”,也不是“唯物論”,而是“唯生論”。所謂物質建設,是指學校發展的規劃與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校園風貌有較大改觀。所謂社會建設,主要是指農村工作。
第二,他做了一些頗有意義的工作。其中,農村工作最具特色。他提出並推行的“農村建設實驗區”,頗受北京(當時稱北平)西郊農民的歡迎,在北京西郊影響很大。為此,北京西郊幾十個村莊的200多農民敲鑼打鼓將一塊寫有“福利農民”的七尺長大木匾贈與學校,以表達感激之情。建立“中國農民節”,是他又一別具匠心的創議。他建議每年11月11日為“中國農民節”(即雙十一節),其“雙十一”的含義,即為“士”與“土”兩字的組合,意為知識、知識分子與土地、農民相結合。
在林業建設方面,劉運籌主張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他曾向人們呼籲,要愛護樹木,要植樹造林。

資助周文

二十年代末,劉運籌在任 二十四軍劉成勛辦的川康邊政訓練所副所長期間,認識了學員周文
1930年3月,周文到南京,劉伯量此時已任南京政府農礦部林政司司長。知道周文的生活無著的境況,把他介紹給一位即將去浙江蘭溪任公安局長的同鄉,安排他做了一位科長,有吃有住,月薪五十元。去蘭溪赴職後,周文看不慣那種官府豪紳或明或暗的枉法勾當,到任幾個月後即慨然辭職而去。
周文又回到南京,查出了肺病,劉伯量借了一筆錢給他,讓他去西湖療養。而後,劉伯量再次介紹他去江西修水,擔任修水縣水利委員會科員,月薪四十元。不到一個月,周文再次請辭。 劉伯量再一次介紹他到安徽省教育廳任事務員,又過上了月薪五十元的小康生活。 周文在自傳中這樣說道:"劉伯量是我的老師,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對革命相當同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