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群體展覽,主要作品,出版物,人物評價,
藝術風格
劉迦孚的書法藝術有著深厚的學術理論根基和堅實創作實踐功夫,具有傳統文人體道內究式的書法文化精神。他以傳統儒家“知行合一”為宗旨,通過筆墨傳達自家心性與時代精神,並契合於“當代新儒學”的哲學思想理念,以儒學為中心,融合老莊、會通佛禪,溝通中西藝術,是一個旁涉文史哲、兼通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理論與創作合一的學修體系。
藝術履歷
群體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及地點 | 地理位置 |
2016年 | 陽光普照·首屆紅光國際藝術邀請展,四川美術館 | 成都,中國 |
2015年 | 四川·湖南青年書法交流展,洛帶古鎮美術空間 | |
“書學之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中國美術學院 | 杭州,中國 | |
2014年 | 首屆全國書法研究生提名展,人民美術出版社 | 北京,中國 |
第二屆山東青年書法(篆刻)小品展,山東省美術館 | 濟南,中國 | |
2012年 | 第二屆“北蘭亭”電視書法大賽,北京北蘭亭 | 北京,中國 |
甘肅“鼎元杯”平涼首屆電視書法大賽,蘭州美術館 | 蘭州,中國 | |
第五屆“青蓮藝術獎”山東省大學生書法篆刻展,山東省博物館 | 濟南,中國 |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梵天淨土》 | 白宣/34x138cm/2021年 | |
《採菊種桑》對聯 | 色宣/68x138cm/2021年 | |
《木茂石出》對聯 | 色宣/68x138cm/2021年 | |
《日記抄錄1》 | 白宣/97x180cm/2021年 | |
《日記抄錄2》 | 白宣/97x180cm/2021年 | |
《千載好將》對聯 | 色宣/2x34x138cm/2021年 | |
《門前架上》對聯 | 鎏金宣/2x34x138cm/2020年 | |
《東坡題跋》 | 白宣/97x180cm/2016年 | |
小楷《道德經》節錄 | 泥金扇面/12x20cm/2015年 |
出版物
出版時間 | 出版物 | 出版社 |
論文發表 | ||
2021年 | 《王學仲“現代文人畫”的理論與實踐》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報》,CN11-0274 | |
《論<老子>的整全之“道”》發表於《社會科學研究》,CN51-1037/C | 社會科學研究雜誌社 | |
2020年 | 《馬一浮書法題跋中的“蘭亭觀”——以現代新儒家為視角》發表於《中國美術研究》,ISBN-7-5479-2498-3 | |
《王學仲黽學體系的構建——基於繪畫理論的哲學思考》發表於《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N12-1290/C | 天津大學學報雜誌社 | |
《中國書法的“技”與“道”——從<莊子>“庖丁解牛”故事來看》發表於《弘道》(香港),ISSN-1726-1902 | 香港《弘道》雜誌社 | |
《北朝佛教造像記書法藝術——以嵩洛地區為例》發表於《法音》,CN11-1671/B | ||
《圓融有度 貌丰神藏——清劉墉書法美學思想概述》發表於《榮寶齋》,CN11-4067/G2 | 榮寶齋雜誌社 | |
《“以後切勿自稱曾及吾門”——1943年馬一浮在復性書院遭遇的“熊孩子”》發表於《中華讀書報》,CN11-0160 | 光明日報報業集團 | |
《蘇軾的佛教淵源與書法審美意象的生成》發表於《大學書法》,CN41-1454/J29 | 鄭州大學《大學書法》雜誌社 | |
2019年 | 《從對峙到合流:宋金書法走向元初“復古”的路徑》發表於《吉林藝術學院學報》,CN22-1285/I |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雜誌社 |
《<元祐黨籍>碑與元祐文人精神——兼談蘇字、蘇學在南宋的傳播》發表於《榮寶齋》,CN11-4067/G2 | 榮寶齋雜誌社 | |
2018年 | 《從文派到書派——金代“國朝文派”文學思潮下的書法審美走向》發表於《書法研究》,CN31-2115/J | |
《金代書法概述》發表於《書法導報》,CN41-0052 | 書法導報雜誌社 | |
2017年 | 《中國碑學與日本書法“維新運動”》發表於《書法》,CN31-1067/J | 上海書畫出版社 |
2016年 | 《明清小說中的書法史例——以<水滸傳>和<儒林外史>為例》發表於《明清小說研究》,CN32-1017/1 | 明清小說研究雜誌社 |
《王庭筠與米芾關係考》發表於《文史雜誌》,CN51-1050/K | 四川省報刊發行局 | |
《二十世紀文化考古與隸變研究》發表於《書法導報》,CN41-0052 | 書法導報雜誌社 | |
2015年 | 《北宋文人士大夫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以歐陽修為中心展開考察》發表於《榮寶齋》,CN11-4067/G2 | 榮寶齋雜誌社 |
人物評價
韓煥忠(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迦孚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馬一浮書法思想的,相信他會繼承和發展馬一浮真草隸篆諸體皆備、儒佛道馬諸家融通、技進乎道的聖賢風範,為自己的書法藝術和學術研究開發出一個嶄新的境界。
湯紹波(博士、文化學者、收藏家)
迦孚之書法創作境界及書理領悟境界皆本於中國傳統,殊為難得!無為之道與有為之藝融鑄成為了迦孚的書法學術體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