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偉,貴州大方人,1985年10月生,管理學博士,副研究員,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訪問學者,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賢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貴州省大方縣
- 出生日期:1985年10月
- 職業:大學教師
- 畢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學位/學歷:管理學博士
- 專業方向:高等工程教育,教育心理,環境教育
- 學術代表作:科技人力資本視角下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 職稱:副研究員
教育經歷,主要科研成果,獲獎記錄,
教育經歷
2004年9月—2008年7月,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9年9月—2012年7月,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2012年9月—2016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科研成果
劉賢偉, 馬永紅. 科技人力資本視角下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基於教育部高校與工程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試點項目的實證研究 [M].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都高等教育發展研究基地. 高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典型案例彙編(2012)[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
劉賢偉. 社會資本、組織鄰近對校所聯培博士生創新能力的影響[J]. 高教探索, 2018.
Xianwei Liu, Yang Zou, Jianping Wu. Factors Influencing Public-Spher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mong Mongolian College Students: A Test of Value-Belief-Norm Theory [J]. Sustainability, 2018, 10(5): 1384.
劉賢偉, 馬永紅. 社會資本對校所聯培博士生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基於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5: 175-180.
劉賢偉, 鄒洋. 青年群體生態價值觀的結構、現狀與特點——基於10個城市實證研究[J].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7, 31(9): 7-13.
劉賢偉, 馬永紅. 校所組織鄰近性對聯培博士生社會資本作用機制的實證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7, 34 (11): 147-152.
劉賢偉, 馬永紅. 我國校所聯合培養博士生的模式及其網路結構特徵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 6: 31-38.
劉賢偉, 馬永紅, 馬星. 校所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目標定位及其影響因素模型構建——基於紮根方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 2: 126-131.
劉賢偉, 馬永紅, Samuel Gosling. 大學線上課程的持續性創新:從MOOC到SMOC[J].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5, 5: 12-17.
劉賢偉, 馬永紅. 高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方式研究——基於戰略聯盟的視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2: 10-15.
劉賢偉, 馬星. 學業自我效能感與課程滿意度的關係——學生課程體驗的中介作用[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28(1): 116-120.
劉賢偉, 馬永紅, 馬星. 美國超學科人才培養的實踐——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社會生態學院為例[J]. 高教探索, 2014, 6: 52-57.
劉賢偉, 吳建平. 大學生環境價值觀與親環境行為: 環境關心的中介作用[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3, 11(6): 780-785.
劉賢偉, 吳建平.環境關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套用[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2, 20(7): 1006-1009.
劉賢偉, 吳建平. 環境關心的社會人口學因素研究進展[J]. 社會心理研究, 2010, 84: 62-67.
於苗苗, 馬永紅, 劉賢偉. 如何實現專業學位學生的高質量就業——基於全國高校抽樣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高教探索, 2018, 2: 91-96.
孫慧紫,劉賢偉. 我國大學生學習倦怠影響因素的元分析[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3: 109-114.
鄭浩,劉賢偉. 世界一流學科的類型、特徵與趨勢——基於三大全球大學排行榜(2013—2016年)的實證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網路優先刊出).
趙新亮,劉賢偉. 霍蘭德職業興趣、深層學習與大學生讀研期望的關係研究——基於5所985高校大學生的調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2: 52-56.
雙勇強,劉賢偉. 新知識生產模式下校所聯合培養博士生的問題及對策[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7, 6: 19-23.
鄭浩, 李文文, 劉贊英,劉賢偉. 世界一流學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以ARWU和THEWUE(2012—2015年)中工科排名為例的實證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 2016, 9: 47-54.
馬星,劉賢偉. 基於責任三角模型的高校教師責任研究[J]. 高教探索, 2015, 6: 117-121.
馬星,劉賢偉, 韓鈺. 博士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基於北航高博班的調查分析[J]. 現代教育管理, 2015, 9: 12-17.
吳建平,劉賢偉. 蒙漢藏大學生環境關心的跨文化研究[J]. 大學教育科學, 2014, 6: 112-116, 124.
馬永紅,劉賢偉. 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的低碳經濟[J]. 廣義虛擬經濟研究, 2013, 2: 28-34.
馬星,劉賢偉. 國際化學院的課程體驗調查分析[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 117-120.
馬星,劉賢偉. 地方服務:新建本科院校的功能定位[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6: 117-120.
馬星,劉賢偉. 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價值取向與制度設計——基於全面質量管理理論[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2: 120-123.
吳建平, 訾非,劉賢偉, 王廣新, 楊智輝, 李明, 葉柳紅, 姜金花, 李秋玲. 新生態範式的測量:NEP量表在中國的修訂及套用[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11(4): 8-13.
獲獎記錄
2016年獲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7年獲第七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18年入選北京工業大學日新人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