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廷

劉華廷

劉華廷,原名劉國陽,1890年9月出生在當陽縣淯溪鎮靳家畈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從小種田,酷愛武術,曾在其四叔劉瑞武(辛亥革命軍團長)部專門練達拳術。被捕後不久被秘密殺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華廷
  • 別名:劉國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0年9月
  • 逝世日期:1945年12月
  • 出生地:陽縣淯溪鎮靳家畈
  • 身份:革命人士
早年經歷,革命生涯,壯烈犧牲,

早年經歷

劉華廷原名劉國陽,1890年9月出生在當陽縣淯溪鎮靳家畈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早逝,少年輟學,以種地為生。生產之餘,他拜師學藝,崇尚武術,扶貧濟危,初具革命思想。

革命生涯

1926年9月,參加了共產黨人李超然為迎接北伐所組織的當陽城關起義。年底,李超然派他回縣任育溪區農運委員,與中共育溪區負責人屈曉宙組織領導了當地的工農運動。
1927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經組織安排,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在育溪國民黨區黨部任組織委員。
1928年1月,國民黨三十軍路過育溪,大地主曹靜佛、曹摶九等與之勾結,對革命者進行血腥鎮壓,他也遭到逮捕,後獲釋。同年秋,與洪廟鄉地下黨秘密取得聯繫,並利用劉瑞武的關係與國民黨上層人物往來,被選為國民黨靳家沖鄉長。他以“防匪防盜”需要為名,在洪廟地區辦起了民間武術訓練班,聘師教藝,掩護革命,為中共洪廟地下黨組織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931年夏,經組織安排,於育溪以開“大本源”糧行為名,組織地下情報站,任站長。中共當陽縣委委員黃冠柏和洪湖蘇區派到當陽工作的關大順、鄧遂之等長期住糧行指導全縣革命,開闢了以洪廟為中心的荊當蘇區,建立了中共荊當縣委。年底,賀龍率紅軍數千人經育溪轉奔洪湖時,他率領武術班和革命民眾,為部隊安全過境做了許多工作。
1932年6月,遠安、當陽、荊門、枝江、宜都五縣敵人組織聯防,配合川軍“圍剿”荊當蘇區。7月,荊當縣委等武裝撤往洪湖,劉華廷任鄂西情報局長,留守當陽堅持鬥爭。1935年6月,當陽縣張、傅兩姓掀起宗派鬥爭。他利用傅派有槍枝的朱光國、萬義寬等將一貫反共、反人民的育溪區區長、張派支持者尚信安擊斃。劉華廷等因此被國民黨當局抓往南京軍人監獄坐牢。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中共敦促國民黨釋放“政治犯”,他被釋放回鄉。為了做好反擊日軍進犯當陽的準備,他恢復了洪廟“武術班”,武術班成員以後大都成為中共領導下的荊當抗日大隊的骨幹力量。
1938年10月,中共當陽縣特區委員會成立,經劉寶田介紹,他重新入黨,任中共靳家畈支部書記。
1940年6月,日寇陷當陽縣城。9月,中共當陽縣委成立,被任命為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區區長。10月,調任縣行政委員會主席兼統戰部長。
1941年大旱,1942年春荒,他領導區、鄉幹部嚴禁糧食運往日占區,並多方籌集糧食4000餘石,幫助災民度過了春荒。
1943年6月,任縣委書記。這時,中共襄西黨委開闢襄南新區,他著眼全局,購買耕牛83頭、籌大洋1萬元,支持了襄南地區軍民。同年,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政府向根據地人民發行建國公債,他除發動根據地人民購買外,還利用統戰關係,在育溪、河溶、慈化動員愛國人士認購了一定數量的公債,計合銀元數萬元,支援了邊區建設。
1945年1月,任荊當辦事處主任。9月,任荊當總隊隊長。為表示和平誠意,他奉命帶荊當地方黨政幹部數百人撤至大洪山。領導鑒於他歲數較大,安排其轉移華北,他卻主動要求留荊當地區打游擊,後襄南地委令他在潛江雙土地隱蔽待命。

壯烈犧牲

1945年12月初,國民黨一三五師一個團至潛江“清剿”。他被捕,關押於荊門監獄,後解回當陽。不久被敵人秘密殺害。
1950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劉華廷的遺骨從荊門沙洋移葬在當陽淯溪方山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