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臣臻,男,1989年2月生,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臣臻
- 職業:教師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任職院校:中國礦業大學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工作經歷
2020.01-至今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7.07-2019.12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
2010.07-2011.07青海華電大通發電有限公司,集控運行
教育經歷
2014.09- 2017.06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流體力學,博士
2011.09- 2014.06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動力工程,碩士
2006.09- 2010.06河北工程大學,水電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本科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7]2019年可持續能源青年學者論壇暨江蘇省高效儲能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青年教師發展研討會秘書長
[6]江蘇省高效儲能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行政秘書
[5]江蘇省工程熱物理學會,會員
[4] Insight-Energy Science期刊編委
[3] 2018年第三屆電池設計與管理青年學者論壇,秘書長
[2] 2017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 Vehicles, Session Chair
[1]徐州市礦物儲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秘書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儲能過程傳熱傳質方面研究工作。
學術成果
專著/教材
[2]劉臣臻,饒中浩.相變儲能材料與熱性能.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9.ISBN:978-7-5646-4439-0.
[1]饒中浩,劉臣臻.相變儲能實驗與分析.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646-3953-2 (“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
主持項目
[1] 微小通道內相變膠囊熱輸運過程熱質傳遞特性與微觀調控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5萬,2019.01-2021.12
[2] 基於核殼結構相變膠囊的功能流體熱質傳遞特性及調控機理,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0萬,2018.07-2021.06
[3] 太陽能熱利用過程儲熱特性強化機理研究,東南大學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萬,2019.01.01-2019.12.31
[4] 鈉基水合鹽相變膠囊儲能過程傳熱傳質特性及其強化機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8萬,2018.07.03-2019.07.02
[5] 氨基熱化學儲熱特性及其強化機理研究,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引進資助項目,5萬,2019.09-2022.08,主持
[6] 基於無機礦物鹽儲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儲熱強化機理,礦鹽資源深度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開放課題,3萬,2019.01-2020.12
[7] 基於礦物材料的熱能儲存過程傳熱傳質與流動,中國礦業大學青年科技基金(A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10萬,2018.01-2020.12,主持
[8] 礦物鹽儲能材料的製備及其傳熱與流動特性研究,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引進資助項目,3萬,2017.07-2019.07,主持
[9]潛熱型功能熱流體的流動特性及傳熱特性研究,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項目,2015.06-2016.05,主持
[2] 基於核殼結構相變膠囊的功能流體熱質傳遞特性及調控機理,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0萬,2018.07-2021.06
[3] 太陽能熱利用過程儲熱特性強化機理研究,東南大學能源熱轉換及其過程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萬,2019.01.01-2019.12.31
[4] 鈉基水合鹽相變膠囊儲能過程傳熱傳質特性及其強化機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8萬,2018.07.03-2019.07.02
[5] 氨基熱化學儲熱特性及其強化機理研究,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引進資助項目,5萬,2019.09-2022.08,主持
[6] 基於無機礦物鹽儲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儲熱強化機理,礦鹽資源深度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開放課題,3萬,2019.01-2020.12
[7] 基於礦物材料的熱能儲存過程傳熱傳質與流動,中國礦業大學青年科技基金(A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10萬,2018.01-2020.12,主持
[8] 礦物鹽儲能材料的製備及其傳熱與流動特性研究,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引進資助項目,3萬,2017.07-2019.07,主持
[9]潛熱型功能熱流體的流動特性及傳熱特性研究,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項目,2015.06-2016.05,主持
榮譽獎項
[10]江蘇省工程熱物理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9,排名第4)
[9]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8,排名第10)
[9]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8,排名第10)
[8]江蘇省教育教學與研究成果三等獎(2018,排名第3)
[7]徐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2018,排名第1)
[6]徐州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排名第2)
[5]中國礦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7)
[4]中國礦業大學優秀畢業生(2017)
[3]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自然科學三等獎(2016,排名第4)
[2]創新博士獎學金(2016,4萬)
[1]校級優秀創新創業團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