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億(1851~1936) 字子衡,又名恆源、兆伊。出生於山東省登州小商人家庭。因其父早年病故,家庭貧困,自幼輟學,到煙臺習商,多年勤奮經營東興雜貨號。由於經營有方,雜貨店蒸蒸日上,不幾年就在煙臺商界初露頭角。1878年被選為芝罘市(今煙臺)商會議董,為地方公益事業做出貢獻,在煙臺工商界聲望日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肇億
- 別名:恆源、兆伊
- 出生日期:1851
- 逝世日期:1936
創業,資產,相關事件,
創業
1898年,劉肇億渡海來旅順口發展企業,結識了當時工商界的頭面人物、大商人紀鳳台。在紀的大力幫助和合作下,劉肇億開設了瑞祥木行。紀鳳台是沙俄駐軍的首席通譯官,他利用職權,把興安嶺的廉價木材運到旅順,由劉的木行自定價格銷售,形成壟斷企業,獲取暴利,倆人共分,發了一筆大財。不久,在紀鳳台引薦下,結交了沙俄殖民當局的實權人物,到大連開設了順發棧。
資產
1900年,劉肇億看到大連城市建設急需大批勞動力,便到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招募勞工,他兼任大勞工頭,先後招募和控制勞工多達10餘萬人。他還和另一個大包工頭張德祿合作搞海上運輸,暴斂資產越來越多。沙俄統治時期,大連華商有八大富豪,張德祿居首,劉肇億名列第二。1900年前後,北方義和團運動波及大連。由於沙俄駐軍開赴京津加入八國聯軍侵華,旅大地區防務空虛。沙俄殖民當局責令大連華商巨富籌建商民自治自衛的民眾組織,定名為“窪口公議會”(這是大連最早的民間商會性質的組織),張德祿為總理(會長),劉肇億為協理(副會長),主持日常事務。他為使廣大勞工不受義和團影響,以重金聘請青洪幫幫會分子張田池來控制工人,並在公議會成立公議處,組成千名左右的治安巡邏隊,協助俄軍維持社會治安,所需武器彈藥全由俄軍供應。當時他主持公議會除為殖民當局徵稅、發行地方鈔票外,還辦理華人子弟就學、醫療,為華人介紹職業以及開設慈善機構等事務。至1902年,公議會已經成為沙俄殖民統治機構的組成部分,劉肇億也成為華商中的風雲人物。
相關事件
1905年日本侵占大連後,“窪口公議會”更名為“大連公議會”,主管區域為東大連(今中山區),劉肇億被選為首任總理(會長)。但日本殖民當局以“通俄罪”將劉肇億逮捕。事件驚動了全市工商界,全市商民一致向日方請求,將劉肇億保釋出獄。劉肇億出獄後,繼續擔任公議會總理職務。
1907年,劉肇億為籌集商民的醫療和福利費用,仿照上海“世界大舞台”的辦法,在大連發行彩票,積累了一大筆資金。他用這些錢創辦了“大連宏濟善堂”(堂址在今西崗區宏濟街附近)和宏濟醫院(今人民劇場前身),為華人舉辦恤寡撫孤、育嬰養老、購地義葬、扶貧濟困、免費施診給藥和為民戒鴉片煙等一系列善舉。他還請求殖民當局改訂稅率,主動承辦大連紅十字會,修建天后宮和松山寺,創辦華人學堂,集資創辦中文版《泰東日報》。
1914年,大連公議會改選時,劉肇億因年事已高,辭去總理職務,由其一手培養的原協理郭精義接任,他的親侄劉仙洲被選為協理。郭精義和劉仙洲擔負公議會重任後,繼承劉肇億忠心為商民服務的精神,商會事務辦理得很好,劉肇億認為後繼有人,便離連回山東老家安度晚年。臨行前,他將大連所有的產業交其侄劉仙洲接管經營。劉仙洲不負其叔重託,不數年連獲重利,成為日本統治時期新八大家之首富。
劉肇億回故鄉後,仍以舉辦慈善事業為樂事。1936年病逝於鄉里,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