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琦山神廟
- 地址:湟中縣魯沙爾鎮金麟山山腰
- 建立時間:清乾隆四十五年
- 別名:護法山神廟
基本情況,簡史,
基本情況
神廟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由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丹貝堅贊賜布施白銀一百兩,由賽多活佛設計施工建成,廟內有磚木結構大殿三間,雕樑畫棟,斗拱飛檐,精巧玲瓏,正殿屋脊飾有黑獸,栩然逼真,建築宏偉,h2勢壯觀。大殿正中供奉由賽多活佛親塑的劉琦藥泥神像,童顏鶴髯,慈容常笑,藝術精湛。兩廊山門照壁按古剎造型建造,精巧美觀。
一九八四年,經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卻吉堅贊批准,並賜布施人民幣壹仟元,對神廟進行了第二次修建,重現古剎風姿,二零零二年由信士民眾支持擴建至今。
簡史
據河州府志記載,劉琦系甘肅河州府大河家劉家集(今甘肅省積石縣)人,為明朝永樂九年進士,善騎射、聲亮如銅鐘,與永樂十七年奉派衛藏,當時任何官職無記載,而民眾對他的神話傳說眾紛紛,最為稱他為通哲斜巴隆保,即明王朝與西藏政府間屯通友好往來的交際官員,代有扶藩政治務,他進藏後,體察到西藏地處邊陲,交通閉塞,文化落後,生產不發達,民眾貧困,決心做好工作,使民眾富裕,方能心悅誠服,永遠安定。這定要利用宗教力量,採取政教合一策略來推行不可,為此,他先主動皈依佛法,信奉佛教,在學習藏文,研究佛學經典的同時,大力介紹推行內地工農特業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工具,促使生產發展,增加民眾收入,贏得西藏民眾好評,被西藏政府聘任環居力隆保(財貿官)經他二十多年的艱苦經營,使地方貧困面貌得以改觀,農工商業發達,西藏民眾趨向富裕,為祖國的邊疆富裕,安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劉琦仙逝後,西藏加若(藏五)為追念他的功績,欶封為業斗候(地方護法神),繒制畫像在各寺院供奉膜拜,護佑地方安寧,西藏農牧商民稱文成公主為扎西公卻拉傑(意為文成公證老祖)尊稱劉琦為阿米劉琦藕籍日拉(財神爺)與本上魯班老祖同等敬奉,膜拜,相沿成習。
劉琦山神不但保護地方安寧,而且給人以賜福,賜財,在他手裡形象的塑造神物吐寶賜財,據佛經記載,是常吐寶貝的神物,這種敬奉信仰的影響流傳至今,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塔爾寺三世賽多阿旺旦貝嘉措活佛,由西藏請來劉琦護法神繪像,供奉在康熙五十六年為達賴修建的祈壽殿門外右神堂中,同時亦在各經堂門內左邊牆壁上供奉劉琦護法神畫像,每年燈節時還塑酥油像擺在花架上,供人參觀。
清朝鹹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七世班禪額爾德尼花鄧西活佛進京朝帝,在香日德駐華的夜裡夢見頭戴烏紗帽,身著朝服的白須官員,懷抱優酪乳一桶向他敬獻,並說塔爾寺佛位大,無他收香菸的地方,懇求把他安置一處能看見塔爾寺地方作護法山神,班禪活佛行至塔爾寺駐蹕朝間,到各佛殿送卻(點燈)見祈壽殿外神堂供的畫像與夢中宮員容顏無一二,憶起夢壯,即指示跟隨的五世賽多即西土旦旺秀活佛,把業斗候劉琦安置在能看見塔爾寺地方護法山神護佑地方安寧,享眾姓香火,並賜布施、白銀一百兩,賽多活佛遵旨,選中魯沙爾金鱗山腰,恰對照塔爾寺即與魯沙爾眾民商議,次年動工修建,由賽多活佛設計施工,建成坐北向南磚木結構大殿三間,雕梁畫柱,斗拱飛檐,精巧玲瓏,正殿屋脊飾有黑獸栩然逼真,建築宏偉,氣勢壯觀,大殿正中供奉由賽多活佛親塑的劉琦藥泥神像,童顏鶴髯,慈容常笑,藝術精湛,兩廊山門照壁古剎造型建築,精巧美觀,成為湟中有名的藝術建築。
廟內植被各貴檀香及各種花樹,爭艷盛開,芳香四溢,廟外榆柳成蔭,籠罩殿宇,山青草茂,鳥語花香,襯托古剎清幽,風景香麗,塔爾寺按附屬寺院看待,為魯沙爾八景之一,供人參觀遊覽。
後來因遭人為破壞,廟院全無,樹木乾枯,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在改革開放後一九八四年,得到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批准,並賜布施人民幣壹仟元,只是按照原來式樣進行修建,重現古剎風姿。今經十多年來,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附近藏漢族民眾進香點燈,盛況空前,容納不下香客。
在二零零二年信士民眾鼎力支持下,研究決定擴建劉琦山神廟,擴大面積一畝余,建雙月宮,雙橋掛牌大殿五間,廊房六間,香房八間,造詣盛前,與二零零二年七月十五日竣工。
劉琦山神廟是魯沙爾各民眾共同崇敬信仰的神靈,一百四十年來, 永佑桑檀感應,普濟萬眾,魯邑風調雨順,物阜民康,使農工商發達,全民安居樂業,真是百福臻,各業興旺,一片昇平景象。
錄抄王占綢史料,甘來潤筆,六期會首經辦
信士民眾扣立,刻碑人韓錄,魯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