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初

劉玄初,名茂遐,字玄初,四川人,明末清初謀士。

基本介紹

  • 本名:劉茂遐
  • 別名:劉玄初
  • :玄初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四川
人物簡介,文學形象,

人物簡介

劉玄初,名茂遐,字玄初,四川人,起初在蜀王劉文秀帳下為幕客,曾任劉文秀中書(掌管文書工作的文職),時劉文秀所統南明軍將吳三桂與李國翰的清軍逐至川北保寧一帶,並列陣圍之,由於輕敵被清軍突襲慘敗,劉文秀率殘兵退回貴州。也許是此時劉玄初轉為吳三桂部下,而此前在劉文秀行軍的歷史記載中,不見劉玄初的身影,恐怕那時他在劉文秀帳下也是被忽視的。《廣陽雜記》說:“蜀平,平西王復羅置幕中”可見劉玄初確實有些名聲。但是劉玄初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發揮才幹的地方。
吳三桂平雲貴過程中由於史料的記載匱乏還是不見劉玄初的活動。直到康熙有意撤藩的時候,劉玄初又站了出來。“癸丑,閩粵二王皆上書,請解職東歸,吳世子應熊使人啟平西曰:‘朝廷久疑王,今二王皆有辭職疏,而王獨無,朝廷之疑愈深。速拜疏發使來,猶可及也。’”吳應熊態度比較急躁,他要吳三桂急速上疏請撤。此時,吳三桂命劉玄初具稿擬疏,可見劉不僅有謀略,也擅長文筆。劉玄初勸告吳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於被動的境地,“上久思調王,特難啟口,王疏朝上而夕調矣。彼二王辭者自辭,王永鎮雲南,胡為效之耶?不可。”吳三桂怒曰:“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調予;具疏,所以釋其疑也。”怒劉,出為鹽井提舉。未幾,有貴州之變,三桂思玄初言,以之留守學士。吳三桂可能更記掛在京質子的安全,故而急著上書釋疑。然而康熙最終有意逼反,吳三桂只得倉促起兵,而康熙帝亦以吳三桂同意撤藩又反覆的藉口征討。
起兵之初,吳三桂群集眾謀士問計,劉玄初說道:“明亡未久,人心思奮,宜立明後,奉以東征,老臣宿將,無不願為前驅矣”而吳三桂舊交方光琛云:“出關乞師,力不足也,此可解(指當初獻山海關引清軍入關事);至明永曆已竄蠻夷中(指南明永曆帝在吳三桂大軍的追擊下逃入緬甸一事),必擒而殺之(指吳三桂進攻緬甸,迫使緬甸獻出永曆帝及家屬一事),此不可解矣。篦子坡之事可一行之(指吳三桂在篦子坡殺害永曆帝父子),又再行之乎?”方光琛的話擊中了吳三桂心中的痛處,三桂遂不用劉玄初計策,決定自立為王,號令天下,事實證明三桂這招棋完全是一個昏招。後來的事態發展完全驗證了劉玄初的預想,現存明朝遺民《論吳三桂》殘件所見:“系清朝之旨,在吳君誠心未必忍為此也。因見時勢不然,漢室江山悉被清得,明季氣數毫無,僅僅止有吳君一營孤軍,舉目皆是清兵,由是勢弱力微,即有萬分盡忠保全永曆,情如越雞之伏鵠卵,勢所不能。不但永曆不能救,即吳君亦自取死之機也······汝不知周公大義滅親,及今數千載以來,未有史傳並時人有論周公之不仁義也。而日受清朝之封、搆胡人之姻,不獲,已而將錯就錯,此數舉者,深得俊傑達時、聖賢順天、智士行權之道也,時人又安得深動吳君之心志也。吾知吳君之心身雖居清,而其志念未嘗忘中國,亦未嘗不憫漢民困苦,尤未嘗不欲盡忠孝仁義,已成萬古之美名。惟奈時勢不合,只得勉而權順天道,在其本性未必樂忍心至此也。”可知劉玄初深知遺民之心事。十三年,王屏藩占四川,明少卿李長詳諫立毅宗後以收拾人心,吳三桂問計方光探、胡國柱,乃以項羽故事阻之。吳三桂起兵後自立為“周王”,顯無恢復明室之圖,失人望於天下,各地明朝宗室義軍及前明反清勢力的盟友便不願與其合作,視其為篡逆。
既而吳三桂起兵,兵至長江時,“至夷陵,駐兵松滋,三月不進。”吳三桂打算請五世喇嘛逼迫清廷放還世子吳應熊,與他議和劃江而治。而劉玄初正確地指出了當時的形勢,寫信勸告吳三桂, “愚計此時當直搗黃龍而痛飲矣,乃阻兵不進,河上消搖,坐失機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為何說也。意者王特送諸大臣入朝為王請乎?諸大臣辱國之臣,救死不暇,烏能為王請也!若曰待世子歸乎?愚以為朝廷寧失四海,決不令世子返國也。夫弱者與強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強者利於角力;富者與貧者訟,貧者樂於速結,而富者樂於持久。今雲南一隅之地,不足當東南一郡;而吳越之財貨,山陝之武勇,皆雲翔蝟集於荊、襄、江、漢之間,乃案兵不舉,思與久持,是何異弱者與強者角力,而貧者與富者競財也?噫!惟望天早生聖人以靖中華耳。” 劉玄初的信直接點出了當時的形勢和吳三桂的顧慮,希望吳三桂做“聖人”以恢復漢家天下,告誡三桂以雲貴一隅之地對抗,利在速戰速決,長久對持勢必自取滅亡。但這封信依然沒能打動吳三桂,“未幾,玄初鬱郁而死”。劉玄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他在康熙勢必要撤藩,擁立明朝後裔以爭取人心,以及吳軍戰略部署等方面的見解無疑都是非常正確的,特別是他對康熙的想法、舉動可謂料事如神。可惜吳三桂並不採納他的建議,事實上,吳三桂沒有真正的雄才偉略,也就是一個陰謀家。除了劉玄初力主迅速渡江北上,其他謀士、將領也提出了“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等主張。這些主張各有側重,但從戰略上,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都力主進兵,決不能停頓下來。可惜吳三桂一概不聽,就是屯兵不進,由此坐失機宜,給了清廷喘息的機會。吳三桂最終的命運,至此已經注定了。
自劉玄初死後,吳軍無人再敢在三桂面前提出北進的建議。而穩住了陣腳的康熙帝開始從容調度,迅速展開反擊。結果正如劉玄初所料,喪失戰略先機的吳軍很快陷入了窘境,三桂亦在喪子的絕望中驚厥氣墜得“中風噎嗝”(腦血栓)病死。直至吳三桂死後,勇將吳國貴才敢指出吳三桂此前的戰略失誤,“從前所為皆大誤也”,“寧進而死,不退而生。”然而此時說這話還有什麼用呢?康熙二十年十月,清軍攻克昆明,吳三桂孫子吳世璠自殺。三桂首席謀士方光琛束手就擒,被凌遲於市。又朝鮮使者李宜萬在瀋陽西街見到被流放的吳周文人林本裕,李宜曾小心翼翼地詢問吳三桂的真心,“或謂之忠,或謂之逆,何說為的”?林本裕雖然謹慎,但還是回答說,“事成則忠,事敗則逆”,他的理由是,吳三桂的失策只是在於自己稱帝而“不立義帝”,在大勝之後“想兒子講和,豈非婦人女子見識”而已。正符合鰲拜對吳三桂的評價“富家翁”,重點則是用情栓住吳應熊。

文學形象

雖然在文學作品中,劉玄初被塑造成吳三桂軍中第一謀士的形象,也只能說智謀第一而吳三桂對其的信賴絕不是第一。自玄初死後,無人再敢在吳三桂面前提出北進的異議,直至吳三桂死後,帳下勇將吳國貴才敢於指出吳三桂此前的戰略失誤。“從前所為皆大誤也”“寧進而死,不退而生。”然而,這樣的聲音很快便被其他將領眷戀雲貴基業的保守聲音所湮沒。
二月河《康熙大帝》書中劉玄初在遼東時勸諫吳三桂勿引清兵入關被拒而氣憤吐血是文學虛構,或許是為了突出此人的遠見卓識而吳三桂有時面對大局目光短淺的一面。不過這段情節倒也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在撤藩和吳三桂起兵後,劉玄初曾三次在關鍵時刻的諫言都沒有被採納,因此鬱郁而死確是史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