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營廣東會館

劉營廣東會館,又稱劉營廣東客家會館、廣東館,該會館位於四川省三台縣劉營鎮正街中段,距離涪江古渡口僅約500米,其當年依靠碼頭水運交通,為廣東富商雲集之處,該廣東會館是劉營鎮清代八大會館之一。

2012年7月,劉營廣東會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6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營廣東會館 
  • 地理位置:四川省三台縣劉營鎮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保護措施,

基本簡介

劉營廣東會館占地面積2746平方米,建築面積1872平方米。館內有山門、正廳、正殿、戲樓等主體建築,整個布局為坐西向東,完整而嚴謹,隨地勢逐級提升。正門寬約4米、高約6米,為彩繪石砌三重歇山頂式建築。門洞上方有二龍戲珠的浮雕,浮雕上方的匾額刻有彩繪藍底的“廣東館”三個行楷大字。匾額上方為兩重檐式的歇山頂,中間為彌勒佛像;檐角上翹,檐上的龍形浮雕左右對稱;浮雕下方是彩繪的鳳凰圖案。
穿過正廳兩側的石砌拱門,眼前是300餘平方米的方形院子,左右兩側是對稱的木結構廂房,廂房外有長廊、雕花門窗,室內地面鋪有長條形木板。正殿為木結構建築,井字形雕花木窗。正殿外有多根直徑約30厘米的木柱,木柱下的石礎刻有呈下蹲式的獅子或者三足蟾。
館內現存牌匾20餘塊,每一塊的文字都傳遞著客家傳統歷史文化。例如,“莫不尊親”“宗族稱孝”“道德盛傳”反映了客家人尊崇的孝道文化,“兩潤三多”反映了鄉賢連科及第、官運亨通、多子多壽多財的良好祝願(“兩潤”典出傳統書齋聯“雨過琴書潤,風來翰黑香”)。據悉,20世紀50年代開始,劉營廣東館被改造為糧站招待所,當時為了防潮,把牌匾拆解下來當作木地板鋪在地上,後來才逐漸被發現。
戲樓是會館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古建築,為歇山頂式木結構,由八根粗壯的木柱支撐,檐角的雕刻十分精美:正脊有三層磚雕,彩塑為二龍搶寶和吉祥花卉等圖案。戲樓的橫樑上方,留下了“清鹹豐八年”字樣,可知其竣工時間也在1858年。戲樓台前的戲壩廣場能夠容納千人。正殿後面的建築,曾經塑有佛像,因歷史的原因,這些佛像早已經損毀。160多年的風風雨雨,給劉營鎮帶來了無盡的滄桑,而廣東客家會館卻保留下了廣東移民入川的歷史文化。

歷史淵源

明末清初。因朝代更替,四川人口稀少,康熙皇帝下詔移民遷川,掀起了由政府主導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大潮。移民的始遷地為歷史上的“湖廣省”,地域十分廣大,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清代中前期100多年的移民運動期間,廣東遷川的數十萬移民中,客家人占了主要部分。史載“察各廟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各處會館之建築物崇宏壯麗,可為其團結力量最富之明證”,廣東客家人遷川後,修建了不少的會館和祠堂,以此凝聚遷移家族人氣。
據專家研究,清代四川(包括今重慶市)的廣東會館有300所左右,分布於四川境內100個州縣廳內。這些廣東會館成為客家人留在四川的寶貴文化遺產,有的已經被保護下來並進行文旅開發,如洛帶古鎮的廣東會館早已為世人熟悉;但有的廣東會館卻鮮為人知,或者已經損毀,或者至今尚未進行文旅開發,保持著基本的歷史面貌,如三台縣就有3所廣東會館,其中劉營鎮的廣東會館為三台縣唯一保存完好的廣東會館。
劉營廣東館始建時間未詳,據左殿“神昭海表”匾額左邊一處題字“鹹豐戊午孟秋月穀旦”,即此匾額所立時間為鹹豐八年,即公元1858年,至今已有160餘年歷史。匾右的題字一般人都未予重視,書雲“出身前任廣昌縣知縣現任潼川府教授加三級之銜 平遠弟子敬”,說明此匾為籍貫廣東梅州平遠縣的客家弟子所贈,“神昭海表”四字下面便是這17名弟子的名字,全部為賴姓族人。他們贈送的對象為當時任潼川府教授的老師,此人曾經在江西廣昌當過知縣,從匾額文字分析,有可能就是出生於平遠的客家人氏。而在廣東會館周圍,至今仍生活著許多賴氏族人,說明清代梅州平遠縣客家賴氏家族和劉營賴氏後人之間,應當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保護措施

2012年7月16日,劉營廣東會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