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劍

劉照劍

劉照劍,1974年出生,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副研究館員,中國書協會員,現供職於中國書法家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照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菏澤
  • 出生日期:1974年
  • 職業:副研究館員
  • 主要成就:書法創作
  • 代表作品:《劉照劍書法》、《劉照劍書法集》、《劉照劍書法選》
人物簡介,創作自述,作品賞析,

人物簡介

劉照劍
劉照劍,副研究館員,畢業於四川大學,美術學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中國書法家協會。
作品多次獲獎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
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獎)
翁同和書法獎(獲獎提名)
中華情全國書法大展(獲獎)
全國六屆中青展(入選)
全國第一屆扇面展(入展)
全國第一屆大字展(入展)
全國第二屆草書展(入展)
全國千人千作展(入展)
中國書協成立三十周年優秀會員作品展(入展)
第一屆全國公務員書法展(入選)
屈原杯全國書法展(二等獎)
紀念老子全國書法展(入展)
傅山全國書法展(入展)
第一屆書聖文化節名家作品展(特邀)
西泠印社主辦:
西泠印社一、二、三屆國際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一屆國際書法大展
中國美協主辦:
亞亨杯全國書畫大展
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
紀念孔子書畫大展(優秀獎)
理論研究:
論文多篇發表在《中國書法》、《美術觀察》、《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報刊雜誌,文章入選中國文聯第六屆文藝論壇等全國性書學討論會、《全國第三屆行草書論壇文集》等。
編輯圖書:
參與編輯中國書協主編的《中國書法大事記》、《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大展作品集》、《五百家精品展作品集》《第八屆國際書法大展作品集》、《2007年中國書法年鑑》、《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書法》、《當代書法論文選》、《全國第九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等書籍。
出版書籍:
《劉照劍書法》、《劉照劍書法集》、《劉照劍書法選》、《劉照劍花箋作品集》
2008年上海世博會出版大型絲綢圖書:《劉照劍草書論語作品集》
舉辦過二次個人書法展

創作自述

簡談花箋創作
劉照劍
劉照劍
我寫箋的初衷,一是由於在北京居住空間的狹小,二是本來就喜歡喜歡寫小字。寫小楷、小行草,曾用過很多種紙,都不太滿意,後來覓到一本花鳥花箋集,頗有味道,便買來嘗試一下,感覺很好,後又蒐集數十本,存於案頭,小字基本全部用箋寫。
花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文人雅士往往自製箋紙,以精緻華美的信箋、詩箋標榜其高雅,不入俗流。有的上飾有各種紋樣,清朝末年翰林杜彤家在天津楊柳青,所用信箋皆由愛竹齋畫店用梅紅紙刷印,名家畫梅。也有在箋紙上印以漢瓦周壺或銘文者,古香古色。還有以各種色彩,或雕版印製成山水花鳥等圖樣,故統稱之為“彩箋”、“花箋”等美名。古人寫字,用紙以箋、札居多,內容皆為詩詞、文章、信函等,以實用為目的,故意創作的行為極少。都是不經意間出精品,作品裡不可避免出現敗筆、醜字及塗抹,但看古人的作品卻總是那么輕鬆閒適,那么自然和諧。不像現 在人的作品,從選紙、選墨、擇筆、章法等等精心布置,刻意安排,有些人更是先沐浴更衣、燃上貢香,再頂禮膜拜,然後端坐案前,恭敬書之。所以,所書初看上去,確實好看,通篇整齊有序,用筆一絲不茍,但細琢磨下來,感覺總是缺少最重要的因素,即所謂氣韻。有人說,我寫的很流暢,氣息很好了。但流暢和文字間所流露出的文人的秉性氣息是不同的,氣息這玩意,內涵太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許流露在你的請假條里、日記里,而你作品裡卻無法體現出。讓你懊惱不已!
當今書壇創作,基本還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各種書體、各種風格流派異彩紛呈,特別是展覽效應所導致的巨製大幅,風靡書壇,各種大型紙張也應運而生,即使小字,也要拼接為丈二八尺,轟轟烈烈一派興盛的景象,進入展廳後,感覺殺氣陣陣,氣勢逼人。前些日子,看了冊頁展作品,出現了另外一種景象,一進去,便感覺一種文雅之風撲面,如入晉唐。有些作品,雖說稚嫩,但文氣還是溢於行間。大字適宜彰顯氣勢、魂魄,小字則趨於典雅、精到,更易於表現作品的內涵。二者相比來說,我還是更喜歡小字創作。
在花箋創作時,說是創作,其實是隨心所欲的寫字,在於有心與無心之間,給花箋配以相關的詩詞、文章,雖說無意創作,但每幅箋畫章法格局都不相同,在配寫文字時,要注意書與畫的搭配結合,方不失為佳作。我每日都要寫上幾幅,寫的滿意不滿意都留下,作日課去書寫,不以目的性去創作,深感越是這樣越出佳作,寫好便放入櫃中,以後用時在去篩檢。
花箋書寫在南北朝時已廣泛套用於文人筆墨之間了,南北朝時,陳·徐陵編《玉台新詠》,序中有“三台妙跡,龍伸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之句,證實了以五色花箋書寫詩賦文章,從而得悉“花箋”之名。唐詩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是一個輝煌奪目的時代,承載這宗詩文的載體紙張——詩箋,唐時箋紙又以“浣花箋”首屈一指。浣花箋一名“薛濤箋”,又名“松花箋”。相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中,元稹使蜀,營妓薛陶(濤)造十色彩箋相贈,稹於松花箋上題詩寄陶。(李石《續博物志》)又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詩:“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句,可見薛濤箋為當時詩人所樂道。
花箋上印製花草魚蟲始於五代以後,這時的花箋已不僅僅是五光十色的彩箋,而箋上的山水、花草、鳥獸等更加豐富了花箋的內涵,也更凸顯了文人花箋書法的品味。
此次書寫所選箋紙,為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花箋掇英》下冊,內均為花草鳥蟲圖案,箋畫作者為近代大師級人物,惲壽平、邵農、任伯年、張大千、齊白石等人,小品畫清新典雅,韻味十足,充滿詩意。如此靚麗的箋紙,我來書寫,只怕是糟蹋了,本來是無心所書,今受青睞,便斗膽呈於報端,以其批之,是為心愿!
(2007年9月於熙園)

作品賞析

清露晨流
朱以撒
照劍的書法一眼可見其根源,是浸泡在晉人書法的汁液里的。風晴雨露之態,向背遠近之情,都很生動地展露於筆下。
劉照劍
照劍用筆之細緻,如郢斤之斫蠅翼,講求毫釐之準,絕不綻露敗筆。時下敗筆越來越多,甚至以為有趣而趨尚,實則觀古代大家,是不能容忍敗筆旁逸的。照劍筆下的精細,使他一直持守了一分精美和優雅。自然朗暢也是一個特色。行筆如徐徐清風於陌上,有意在筆先的,也有興到偶然的,此情閒此意遠,無所礙亦無所不宜,自然而然寄幽微。照劍的書法都流露出清潔之美,想想古代文人雅士,許許多多的人生是倚仗清潔的,或與生俱來或後天修煉使之有精神潔癖,故以此為文為書,便有境界可觀、格調可品。照劍承前人清潔遺緒,不滯雜亂,不染俗格,故鮮縟可愛,可觀,可細品也。
作者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古雅而清新 雋逸而深沉
——劉照劍的書法藝術
葉鵬飛
我知道劉照劍,是在1996年的第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上,給我的印象是他的書法純厚古雅,耐人尋味;我結識劉照劍是他供職於中國書協研究部後,我參加書學討論會時,給我的印象是他耐勞而精幹。因而,他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人。近 日,讀了劉照劍的近百件書作,更加深對他的敬佩:他的書法在古雅中透出清新、雋逸中蘊含深沉,讓我捧讀再三。南朝王微說:『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讀劉照劍的書法給我的即是這個感覺。
讀劉照劍的書法,首先讓我敬佩的是他有著開闊的視野,能站在帖學的高度來思辨。
劉照劍
由於當代書法藝術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富有變化,呈顯出五彩繽紛的繁榮景象,而書法藝術傳統又是一個豐富而浩瀚的墨海,因而要在這墨海中從容暢航,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舟,也即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又要在繁榮的景象中閃耀出自我來,這是非常不易事。劉照劍看清了書法藝術的傳承,必須是經典的,學上者才能有高度。故而他長期致力於對帖學經典的研求。劉照劍的書法各體俱備,總體而言,我喜歡他的行草書,能從中看到他對帖學本質的悟解,也是他對書法藝術的一種達觀的展示。劉照劍的書法取法晉唐,融合明清,吸收漢簡書風,別開生面。尤為可貴的是,他有著獨特的藝術感悟力,能從諸家、諸帖或諸簡中進行取捨,汲取自己所需者,將其融匯貫通,化古為我。我認為,劉照劍的書法是以晉唐為中心,以明清為輔助,以簡書為突破點,走著一條上溯兩漢,下啟明清的帖學之路,有著開闊的視野和途徑,從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舟。當十幾年前許多人被形形式式的書風吹得迷惘時,他卻堅定地師經典,從師古中產生新理念,從而高出時人,走著一條化古為我的帖學之路。
劉照劍
讀劉照劍的書法,又敬佩他的書法有著古雅而清新的風貌、有著雋逸深沉的氣象。
劉照劍的書法,始終體現出他師古出新的創造性。從他的書法中看到,他清爽的用筆,流瀉出生動的氣韻,可窺見他對書法藝術的內蘊的整體把握力。他的楷書,得力於晉唐,似乎受鐘繇、顏真卿的影響為多。尤其是他的行楷節錄《詞綜》體現了這一點。全冊楷行相攜,大小錯落,雖是小字,卻磊磊落落、洋洋灑灑,一任自然,看出他對結字布白的把握能力是相當深厚的。細品其書,點畫精當,筆勢『外拓』,又似覺得受到黃道周、朱耷書風的影響。整冊給人以清新正氣。這正是劉照劍書法與古人、與時人的不同處。行楷也成為他化古為我書風的最基本特徵。
劉照劍的行草書作品有尺牘、手札、扇面、斗方和條幅,形式豐富多樣。這些作品可謂是他近幾年創作思變而突進的碩果。從劉照劍的作品中看到,他的筆法以主觀情調為規跡,注重線條的內蘊,在行筆中求靈動、求字勢、求精緻,各種形式的作品都能做到字勢揖讓穿插、大小顧盼,讓字勢在規矩中馳騁,奔放而不失法度,一無掻首弄姿、扭曲變形的俗態,給人以雋逸而深沉的氣象。可以說,他找到了最能得心應手、符合自己審美境界的線條。清人宋曹說:『筆意貴淡不貴艷,貴暢不貴緊』,劉照劍的行草書顯示出這一點。他充分利用了墨色的輕重調和,追求『淡』和『暢』,因為『暢』才含有雋逸之氣,因為『淡』似乎比取『濃』更有難度、更見深沉,這正是他多年耕耘中實現古雅清新的審美境界而得來的。十幾年來,他的作品多次參展或獲獎於全國重大展事,也正是基於這個審美境界上實踐的碩果。
劉照劍的行楷、行草書與眾最大不同處是他吸收了簡書的筆法和結體,他也有純粹的以簡書形式創作的作品。如他的簡書《詞綜詞選錄》,更能看出他的通變能力。在這詞冊中,他汲取簡書中結字的大小錯落,汲取章草書的用筆,形成他行草書的另一樣式。他的最大突破點在於他能將隸書與今草書溶為一體來進行互補,形成自己的特色。簡書與今草書各有鮮明的特色,在用筆、結體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而劉照劍能從章草書中得到體悟,將折筆和圓轉之法互為使用,將側鋒取妍、中鋒取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充分發揮『簡』之特點,將字勢拉長,呈上下開張之勢,使小小簡條上字有一瀉千里之勢的藝術效果,達到『池小能容天』的書境。故他的這件書法也榮獲了『第三屆全國青年書法展』全國獎。
唐人孫過庭說:『熔鑄蟲篆、陶均草隸。體五材之並用,儀形不極;象八音之迭起,感會無方』。故學書成家,不僅需要朝夕揣摩、池水盡黑的功夫,重要在研習過程中,通過思辨,悟取作品中的精髓為己所用。由於簡書是文字演變過程中的過渡體,其變化性、不穩定性是很多的,這勢必要求書家有嚴格的、深厚的文字學功底去掌握和運用他。劉照劍即是這樣,他將簡書中的輕鬆、便捷、暢達之意,化之於行楷、化之於行草創作之中,成為他行楷、行草書法古雅而不失清新的重要因素,形成『傍通點畫之情,博始終之理』的藝術內蘊,也是他立足於帖,廣采博納而變的一大成功處。
讀劉照劍的書法,更讓我敬佩他流露在書法中的書卷氣息和超然又堅韌不拔的心境。
書法是表現人的精神世界的藝術活動,是『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會陰慘,本乎天地之心』的結晶。所以,劉照劍的書法更與他學識、心態、襟懷緊密地聯繫著。劉照劍是一位創作與研究同步相進的書家,他自美術學碩士畢業後,就一直在中國書協研究部工作,他一直以『文以載道』來勉勵自己,讀書與研書並進,出版有《三熙園散文集》,有十多篇理論文章和數百篇散文發表於全國大型專業報刊,參與編輯了中國書協主編的《中國書法大事記》《當代書法論文選》和《全國第九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等重要著作,這些論文、著作的鳴世,也提升了他在書法創作上的高境。故而,讀他的作品,其內容有選錄《詞綜》的、有選錄《全唐詩》的、有摘錄《論語》的,體現出他對傳統文化的情結。更由於他在中國書協工作,有著開闊的視野,看清了書法競技場上繁榮景色的背後,蘊露著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氣,重技法而輕學術、重創作而輕研究。劉照劍意識到書法若缺乏人文精神,便是蒼白的,他以近人王國維『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之語來不斷提升自己,這也是劉照劍書法給人以『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意態的原委。他的書法能讓人在品讀過程中,享受散發出來的高雅的書卷氣息、享受他超逸悠然的心境。據我所知,他在工作極忙時,銘記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古訓,總是抓緊點滴時間讀書、研究和創作,在忙碌中積累、在喧囂中求寧靜,從中獲得吐納進取的力量,使自己的書法保持著傳統經典的書卷氣,保持著深沉的內涵。所以,讀取他的書法,又可以從他追求精典的意識中,窺見他堅韌不拔的意志。
總之,劉照劍的書法證明,書法探求在於取法經典、在於思辨、在於融通,不是技法面的粗糙擴展和知識量的簡單積累。學養不多、思辨欠深的書家,哪怕他的技巧再成熟,但在審美內蘊上往往貧乏,再也提不高層次,甚至由熟練而走向俗氣。而有自己學術思想的書家,對書法就有理解的完善性,可觸類旁通,就能進入書法的高境。劉照劍的書法之意義也在於此,也是他書法能使我『神飛揚、思浩蕩』的緣由。
作者為劉海粟美術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