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時家境貧寒就讀於南昌政府的“貧兒國小”,成績出眾,聰明過人,老師出錢送他到“南昌第一師範”學習。與中國的現代大畫家付抱石同住上下鋪,期間付教會了劉先生如何刻印章,亦稱金石。畢業後恰逢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成立不久,全國招生。劉先生被江西省送南京應考,同去8人,就他一人考上:財政系第二屆學生。因為家裡窮沒有錢回南昌過暑假,在學校圖書館用功學習英語,期間為陳果夫做家教:為其女兒補習數學,準備考大學。1929年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財政系。
劉炳炎教授為會計教育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是一位人民的會計教育家,三十年代中期曾執教於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的商科專業(現浙江工商大學)的會計學課程。
抗日戰爭時期,劉炳炎教授於1940年在國民政府的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重慶南溫泉)任職,重點研究抗日戰爭期間相關的財政經濟等策略問題,在“戰時問題叢刊”中發表了《紙幣與戰爭》的專著,從經濟學的角度揭示了好戰國家的侵略目的和其失敗的必然性。
後任湖南國立商學院會計系主任。抗日戰爭時間在湖南的所里(吉首),爭時間沒有教材,劉先生每天晚上親自刻蠟版,第二天印發給學生。劉先生沒有多的行李,主要是他在政治學校學習期間的美國原版英文會計書。1947年,完成了40萬字的《高等會計》一書,作為湖南商學院教材。1980年,在很短時間內節譯了一本《會計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識》,率先在國內介紹會計的基本假定、基本原則,滿足了各兄弟院校教學的需要。1948年被國家教育部授予教授資格;湖南國立商學院戰後合併到長沙的湖南大學會計系,劉先生任系主任;
1953年院系調整,劉先生參與中南財經學院(財政部直屬院校)籌備委員會委員參加學院的籌建工作;曾任會計系主任,因為身體原因移交金根憲。
文革期間隨同借貸記賬法被打倒,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多次被批鬥。
1978年恢復高等教育後任中南財經學院(後改名為中南財經大學,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一任會計系主任;1979年會計系作為第一批國家允許招收研究生。
1989年,根據指導研究生的提綱,寫成了25萬字的《現代會計學要義》一書。劉炳炎教授少年時代家境貧寒,大學畢業時他不僅放棄了去日本公費留學的機會,也未去政府機關任要職,而是選擇了有益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在教學上,年屆80高齡時依然保持當年的熱情,要求學生必須具有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反對那些進得去、出不來的鑽牛角尖式的書呆子學習方法。其言傳身教,常教育學生搞財務工作不能沒有人格,不能做對不起人民的事。